大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回复: 0

湖口县流泗镇民俗文化馆文字资料(初稿)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0-12 13: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泗镇民俗文化馆陈列品脚本
一、古桥溯源:大桥坝、子桥坝等
二、非遗名录:草龙、刺绣
三、电影戏曲:电影、高腔、黄梅戏、采茶戏、莲箫
四、地方工匠:染布、民间老布织作、纸扎、弹棉絮
五、诗词歌赋:诗词、流泗赋
六、传统美食:粑俗文化、红薯粉丸、麦芽糖
七、文物遗址:周玺匾牌、长垅古墓、史家桥遗址、拓塘书
屋、荥阳桥、系马桩、旗鼓石、棠山界碑
八、地名文化:庄前潘、周玺里、棠山老街、中夹口、长垅
廖村、荆墩嘴
九、农耕文化:生产生活工具
庄前潘村柘塘书屋
该书屋原为三栋一体的砖木组合建筑,共有88根柱子,4口天井,气势非凡,精致典雅,距今380年。该书屋为清清乾隆时期本村人潘锦江建造。他故世时,将左边客房和后面厨房等留给房族,将书屋捐赠村里作为办学用。该书屋占地230平米,属典型的“四水朝堂”建筑风格。2009年,湖口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载入保护名录。
庄前潘村荥(xíng)阳桥
荥阳桥位于史家桥港上游,庄前潘村门前。是一座青石卷拱卯榫结构单孔桥。建造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湖口县志载:“荥阳桥,县东,庄前潘村门前,清湖驿道县前铺至太平铺必经之地”。乾隆三十八年,山洪暴发,车旅不便,地方士绅潘锦江叔伯牵头修造。1983年,湖口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为保护名录。
庄前潘村
庄前潘村位于流泗镇南四公里处,该地传说为东吴陆逊屯田养鹿庄园,故又名翠鹿庄前潘村。1352年,始祖潘伯仪从都昌塘里迁来。潘伯仪曾任江苏丹徒县知县,故槽门留有“长流世泽丹徒县,丕振家声翠鹿庄”门联。从明至清500余年里,出九品至三品官员48人,现保留历代文化遗产有:柘塘书屋一栋,灯楼一栋,石旗鼓8只,系(jì)马石柱14尊,荥阳桥一座,朝庭嘉赏树“紫微”和“香樟”各一棵。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
流泗草龙
流泗草龙,俗名谷龙,始于隋唐,盛于明清。
湖口地处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是江西的北大门。湖口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人文荟萃之地,物产丰富,尤其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逢重大节庆,庙会祭祀,都要编扎草龙,游舞祈祷。
草龙编扎工艺比较复杂,主要以稻草为原料、辅之竹木做支架。整条草龙的节段为单数,采用了编、插、嵌、镶、绕、缠、挂、别、剔、透等十多种工艺技巧。制作一条长28m,龙身直径0.38m的草龙,需要200多个工时,用草约8万根,丝毫不露人工痕迹,呈现出一派庄重威严,古朴典雅的神韵。
草龙大多是春节或出庙会游神时与“五谷灯”配套,同时玩舞,男童持龙、女童持灯,配一持草球的引龙童。游舞时配两副锣鼓,烘托气氛。草龙游舞有八字龙、咬尾、穿窜、盘旋、跳跃、戏耍、逗乐、滚龙、绞柱、等舞动和造型表演形式,五谷灯则在龙身边穿花、扭步、变换队列、逗龙、搔痒、逐龙等,衬托草龙表演。
流泗草龙是中国传统美术中的一件瑰宝,与民俗紧密结合而世代相传。其编扎、游舞、唱彩、祭祀等系列活动,融美术、体育、文学、舞蹈、民俗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吉祥的图腾和象征,对于增强民强凝聚力意义重大,对于汉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殷美生)
流泗弹棉絮
中国棉花最早是汉代从国外传入,真正实现把棉花弹制成棉絮是元朝时期。(参见,元,“农书”)
我国弹棉花的工艺是从温州的永嘉县传到全国,从近代各种迹象看,可以认定,淅江温州的永嘉县就是弹棉花工艺的发源地。
弹棉花的工具有杉木弓,牛筋弦线,檀木锤,和木梓树压盘几种物件组成。
皮棉加工棉絮的流程是在厅堂搭个两米见方的平台,工匠背着弓,用锤击打弓弦把棉花弹松,然后把巳经弹松的棉花用弓弦牵扯均匀,经压平后用棉纱牵成包网,经过压盘两面磨压后形成棉絮(胎)。改革开放后该工艺不断改进,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不但减轻劳动强度还数倍增加了成品速度。
染布
染布业距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直至20世纪初,染布材料、工艺还停留在原始土法,材料也只是一些,臭蒿叶、马兰、蓼草、红苋、桦巴、乌梅等植物染料,固色剂型也只是石灰、酒糟之类,只能染一些:墨青、毛兰、紫红一些简单色彩,最有技术含量的就算印花布了,那是将一块镂花图案的硬纸板,压在布上,刷上黄豆浆,正反面反复刷几遍,使豆浆结块附着在布上,待染好色后,再将附着的豆浆刮下来,便形成了不很清晰的图案,加工流程十分复杂,要通过浸泡原料,捣碎、搅拌、过滤、煮色、上色、固色等十多套工序。
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土法染布逐渐退出市场,所需材料均由化学原料所取代,流泗桥“胡顺昌洗染店”就是在1920年,由胡和鼎所创办,主要使用化学原料,以硫化染料为主体的较为先进的着色工艺,加工流程比起土法也简便许多,只将坯布用开水煮沸十分钟,加入硫化染料着色,文火煮半小时,加入固色烧碱,再煮半小时,捞起浸泡半天、漂洗、晒干,再用V字型压石,滚平整,就算完成了。
所需工具主要就是:大锅大灶、T字型绞干架、V字型压石、卷布轴。
周玺里
湖口县流泗镇基垄村有一个村庄,叫周玺里,明成化年间(1466—1487),其祖周原宽,由棠山迁居此地,原宽生二子,长子琥(失系),幼子玺,村庄故以周玺而命名。周玺里距流泗镇四公里,全村现有70户,240人,自清乾隆至道光年间,该村人才辈出,走进村中心祖堂大门,便见门楣上挂有一块乾隆皇帝题书的匾额《世大夫第》,进入祖堂内,四块匾牌《父子翰林》、《祖孙进士》、《帝子传经》、《重游泮水》,该村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周厚辕。
周厚辕(1746—1809),字驭远,号驾堂,别号载轩,清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先后掌湖广道浙江道京畿道监察御使、户部掌印给事中,任职其间,政绩卓然,任监察使时,权衡轻重,明察案情,务持平而后安,所谳狱奏上,皆可准,掌印户部时,疏浚河道,捐资助营,署天津漕务,摄长芦盐政,翰林院任职时,与经晓岚一起参与《四库全书》编修。
周玺里匾牌
重游泮水,泮水出自《诗﹒鲁颂﹒泮水》,其中有“思乐泮水,薄乘其芹”,“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在泮献功。泮水,学校门前之水。清乾隆皇帝赐给周厚辕《重游泮水》匾额,缘自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的一次考试中,周厚辕的字书写超出了格子,乾隆皇帝十分生气,责令其致仕,五年后厚辕献诗,乾隆皇帝深感厚辕才学不凡,故又召回翰林院,再度回到他的身边,同感君臣融洽,春风二度,嘉许周厚辕,书赠《重游泮水》传为清史佳话。
帝子传经,是因周厚辕曾当过乾隆太子傅,乾隆赐匾额《帝子传经》。
父子翰林周厚辕在乾隆35年(1790),参加乡试中举,次年进士及第,科甲连登,授官翰林院,编修等,曾与纪晓岚调同编“四库全书”。
其子周仲墀,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及第,被委任为汉办事翰林官。故道光皇帝赐匾《父子翰林》。
祖孙进士,祖:周仁栋(厚辕叔父),清二十二年(1777年)中进士,孙周诚之,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进士,道光皇帝赐周诚之《祖孙进士》匾额,予以褒奖。
至此,“一门四进士”(即周诚之的叔父周厚辕、周诚之的堂哥也是周厚辕之子周仲墀)流转至今。
流泗赋
喻种蔬
湖口东陂,彭泽西缘,有江南古埠流泗镇焉。古之流泗称流斯,民国丰姓秀才易“澌”而为“泗”,取孔子设帐泗水讲学之意耳,善哉!斯城也,人文底蕴丰厚,历史积淀殊深。据湖口县志载:自宋而下有进士十人。明许汝魁官至南京布政司,称廉吏,石头城清名常驻;清周厚辕稳掌翰林院编修,擅书法,武侯祠墨宝长存。推波助澜,代不乏人。由古埠而为名镇始仰黄茅潭之功也。彼处原为一渔村耳。假小舟离埠北向一里许即入潭之水域。万顷波光盈盈在望,一抹浅山歇环抱。碧水漾秋波,岚光添笑屠,恍如神女之眸也。王观有词云:水似眼波横,山似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莫非此间之谓乎?至于芳草萋萋、嘉木扶苏、菡萏飘香、六出迷蒙则非一朝一夕而能尽览其神韵也。更有奇雾骤起骤消,漂渺氤氲,幻化莫测,竟至衍生民谣曰:乌猪赶白羊,一赶赶到黄茅潭,若是有人找得到,世代儿孙赛侯王。意谓潭中有宝藏也。潭之水产丰而且美,尤以银鱼坊泗桥锂歌蟹精鱼为最珍。缘湖而渔者,入埠兜售,促动陋港野埠成闹市;精于商道者,扬帆远航,贯通长江口岸为漕运。镇赖鱼业兴,一业兴百业随;集因商贸发,五行出八作生。土货国货舶来品源源抵埠,糕坊、染店、酒厂、油坊、屠商、渔市、南杂、百货、绸缎、布匹、皮张、山货疾疾登场。水码头帆影绰约,石板街人流如织。历三百余年风雨沧桑终成气象,聚百十路商贾风云际会名震八方。横连纵合,辐射赣鄂皖三省;熙来攘往,波及都彭鄱数邑。渐次与马当、码头并辇徐辔,称江左三大名镇。
源流既往,的是民生依托要津;春雷炸响,跃为县市工业重镇。草根工业开拓者,屡获嘉奖;异军突起急先锋,媒体频传。早期农业机械制造,支农佳绩赫赫;继而球铁曲轴生产,行业前矛凿凿。惯立改革潮头,社会贡献良多。
人尽其才,地尽其美。曲港回流,小桥流水淙淙;勾栏画栋,古风民俗依依。倘祥老街,水乡韵致依稀可吊;俯瞰新城,现代架构磅磗恢宏。引农造城移民建镇,大手笔摧枯拉朽,拓展似奔似突;招商引资调整结构,全方位风生水起、热潮如火如荼。改造硬环境不留死角,村村通户户连,远也乘车近也乘车;建设新农村此起彼伏,处处变人人悦,老也穿花少也穿花。古镇换新姿,纵横捭阖开生石;德政润苍生,载歌载舞庆升平。着靓装扭秧歌,阿婶阿姿憨态可掬;划早船打蚌壳,老表村姑笑逐颜开。学科技促致富,金山村父老上夜校新风习习;重文风结诗社,长珑廖农民作诗词雅兴悠悠。着西装穿革履串门司空见惯;挎手机驾摩托下地不是奇闻。由温饱而小康量变而质变,仅区区三十年,宁无万千感慨乎?
财富何来?芽民谣虽属子虚,宝藏似非乌有,或问获之者谁?芽答曰:与时俱进之炎黄子孙也。文短情长,敷成村歌一曲以飨吾乡之仁山智水:至神至圣黄茅水,献尽赤忱从不语。周遭地复又天翻,莫教污浊染其裙。乌猪白羊多如麻,踊入寻常百姓家。春风着意裁宫锦,人间开遍武陵花。
流泗赋
邹东再
彭湖接琅,赣皖隔江。斯县治之大镇,省列之名乡。昔长江溢洪,水流淅止,“流澌”之名遂起;后乡贤设学,忌澌义之不祥,慕泗水之圣迹,易澌为泗以正名。流泗之乡,地广为县域之最,物阜领众乡之先。渠为乡梓,爱之尤甚,诗赋萦怀,命笔以颂。
予观流泗之形胜,尽在湖山之秀美。澹澹水泊,黄茅潭倒映西山影,巍巍青峰,杨家山直逼紫云天。寺前桥下横流水,萌讴歌之雅兴,尽写湖滨锦绣;史家庙傍古遗址,动思古之幽情,饱览人文辉煌。邹源桥,东鲁遗风庄土八,鸟林恋,乌兔流芳周半天。进宝岭兮珠玉润,夜长洲兮神话传。春来赏不尽胡兰春色,风贬赞不绝牌楼风光。包公山上,郁郁葱葱,皆为制衡之木;天子塘中,熙熙攘攘,尽是化龙之鱼。金墩嘴,惯看秋风雁阵;出谷坑,醉闻稻禾花香。瓦舍青堂,鳞次栉比长垅廖;如关似隘,居高临下陡岭蔡。然则义山惠水,钟灵毓秀。文教自古享清誉,周厚辕进士及第;医疗远近夺先声,汪玉书伤科泰斗。簧门宿儒名师育雏凤,医界歧黄高手救死伤。
昔流泗之开埠,实赖港水之通江。喻家港,港横南北;流泗桥,桥架东西。傍桥架屋成街市,商贾不召自来;茶楼酒肆迎宾客,财货不求自出。黄茅潭上,风帆蔽日,尽是货运舟楫;流泗桥头,人声鼎沸,半是买卖商家。曹生茂,胡顺昌,周裕和,商号林林总总;上武汉,下南京,去上海,生意火火红红。油坊染店,献家传之秘籍,南北杂货,纾万户之物需。流泗街市财货聚,方圆数乡民生张。侯后水道虽截,公路乃畅。彭湖通衢连南北,客运货运走西东。
春雷动,新宇开。社会主义事业,云蒸霞蔚;人民当家作主,吐气扬眉。工业起步农机厂,农业争峰廖劳模。农机修造,声名鹊起省内;球墨铸造,工艺享誉国中。产品畅销,大江南北传捷报;质地优良,省优部优获殊荣。工人生产创奇迹,国庆登上天安门。廖能吉,植棉能手创高产,红星队,县乡典型树标兵。块块高产地,扯址试验田。桃吐絮兮白欺雪,仓储棉兮垜入云。江西农科院里,研究员职称有号,华东群英会上,区劳模榜上有名。幸甚幸其,人杰地灵;伟哉伟哉,日出云开。毛泽东思想千秋照,社会主义道路广又宽。
改革开放,惠风和畅,人心思变,百业更旺。农村农业,种田模式走新路;生产经营,致富门道出奇招。山水田林,花团锦簇迷人眼;工贸种养,扬长避短攀高峰。村村通公路,风驰电掣行宝马;户户盖新楼,飞檐斗拱迷紫燕,新农村,美兰图。看乡村经济驶上快车道,喜流泗集镇进驻生力军。神华煤电,清洁能源利环保;恒升曲轴,凤凰涅梨创新高。石钟铸造,工艺革新闯新路;中固管业,另辟蹊径上云霄。流泗镇上,闹市如潮:坐地商贩,招徕常换新花样;超市经营,老街已非旧规模。第三产业,雨后春笋,筑巢引凤,先声夺人。茶楼笙歌兮杨州三月,酒肆杯盘兮珍百味。顾客至上,诚信待客三冬暖;服务周到,天南海北佳宾归。经济之树,文化为根。烘云托日,教化同行。品流泗文化底蕴,如配茶醇酒,芳香沁入肺腑;探精神文明建设,似春风化雨,功力浸润心田。八十年代办广播,“自办节目”竟敢全省争先;跨世纪创诗社,《流泗诗词》直入国家馆藏。农民诗人如椽笔,也伴刀锄绣春光。民间文艺,特色花香。喻家草龙云游香港,“诗词之乡”全国名扬。戏曲班底,薪火相传,采茶高腔古韵调;文艺队伍,推陈出新,吹拉弹唱新凤声。《流泗诗词》,地边才飞彩凤,《黄茅潭》刊,水畔又腾蛟龙。“老年大学”今又创,老年事业领头羊。党风端正民风朴,国运昌隆家运亨。颂之既毕,意尤未尽,兴感于怀,沛然成吟:
噫吁唏!流泗斯镇,流泗斯乡,风生水起,虎啸龙骧!今逢盛世,万类荣昌。乘此天时,尽我地利,光我人和,富人民于亚太,强家国于东方。创千秋之勳业,著百世之华章。
流泗的桥
地处赣北长江之滨的湖口流泗镇,水乡泽国,八里江黄茅潭水系的湖潭港汊星罗棋布,亘古至今,逢水搭桥。横跨集镇街道的有大桥坝、子桥坝、牛湖大桥、孝义桥、长兴桥、渊明桥、君清联桥等9座桥。辖区乡间有枫树港桥、淘兴港桥、蛤蟆桥、自承桥、廖家坂桥、邹源桥、史家桥等7座桥。与周边邻县邻乡接壤的有棠山老街桥、聂家桥、马步桥、四官桥等4座界桥。另有寡妇桥、老布湖桥、埠下湾旧桥等3座桥因黄茅潭水位抬高、长年浸泡,涸水期只见旧址。总之,林林总总等20多座桥,印证了“流泗桥多”这一特定的地理风貌。谓之流泗桥。(殷美生)
大桥(坝)
元末明初,随着八里江龙潭口上凌石镇(西山南门庙一带)逐渐倒塌江中,黄茅潭上游港汊成为避风港,上乡都昌、鄱阳经营的米谷、黄豆、夏布等商贾云集西岸,下乡彭泽、建德的皮花、菜籽、茶叶等贩运至东岸。迅期,外河商船在潭梢樯桅林立;涸水,内地商贩穿梭于港汊之间。明永乐三年,刘昱考上进士,受任刑部给事中,省亲期间,置一跳板于门口港滩之间,便利商客过往,时人称此跳板为“刘私跳”。清乾隆四十八年,彭氏通一公第十五世孙邑痒生彭锡璠之子嘉恺娶喻氏连英志之女为妻,彭喻开亲,门当户对。为迎亲,两族合议,将港汊“刘私跳”置换,搭一木桥,地方长老取“刘私跳”谐音,定名“流澌桥”,桥之东西两头填土筑坝,此后称该路桥为大桥坝。坝桥通堑,商铺增多,商贾云集,商船停靠在大桥坝,流澌桥逐成彭、湖、都、鄱、建德等五县商品集散地。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宗教势力,外国商人看好流澌桥风水宝地,在集镇上开设天主堂、圣公会、洋行、吸收教徒,经营美孚、内门等洋货。民国廿四年,国民政府始修黄茅堤,外河商船无法进入流澌桥港,仅内湖民船停靠大桥坝。廿七年,抗战爆发,流澌桥被日机炸毁,过往行商在断桥残垣上往返。抗战胜利后,桥东、桥西两街私商筹钱凑料,在残垣上搭建简易便桥。建国后,便桥于1954年遭水毁。翌年,流泗区人民政府新建大桥坝木桥。1965年,改木桥为块石拱桥。2015年,流泗镇政府出资,将大桥坝毁坏的栏杆更换,人行道加固。翌年,又将桥东街下水道重建,街面桥面新铺水泥路面,至此,亘古大桥又展新姿。
子桥(坝)
清嘉庆廿五年,聚居大桥坝南港戴家墩的皮货商,推头人向桥东彭氏族长求助,乞双方投工凑料,在大桥坝与戴家墩之间的彭四进港沟上搭一小桥,桥头填土筑坝,便于行商过往。此项工程较大桥坝小,时人称子桥坝。因修桥筑坝,填埋了戴氏牛皮石灰窑。至洋务运动期间,戴氏逐衰。抗战期间,子桥坝被日机炸毁。战后,高安卢氏来流澌桥从业皮货,在横街湖滩挖置一牛皮潭,生意渐盛。国民政府摊派流澌桥商户,将子桥坝重建,桥用窑砖砌叠,架设花冈岩条石建成石桥。建国后,1954年遭水毁,坝坡坍塌,桥尚能通行。七十年代末,随着流泗公社机关陆续从桥西区署迁到戴家墩,子桥坝塌的护坡得以修筑。1987年,公社授权建筑公司,重新修建子桥(坝),桥面加宽,用块石卷孔,取代石条,桥面铺设水泥路面。2015年,流泗镇 政府投资,更换桥坝护栏,加固人行道。
牛湖路大桥
清初,鄱阳谢家滩等地的卤盐、黄烟、灯芯草、纺纱锭子等日用品,彭泽杨梓乐观的木竹制品、柴碳、皮张等山货,经庙前街穿七里洪过马步港来流澌桥交易。为方便山客及手推车通行,东郊细曹氏携子民在门口港搭一便桥,乃现今的牛湖大桥,习称流泗大桥。民国十九年,省建设厅《修整江西公路干线计划》将处在特殊地位的彭湖公路列入省厅直修。民国廿四年九月,省公路处处长电传蒋介石面谕:“彭湖线加速完成。”十一月、翌年五月,省府两次共拨款十五万银元,用于公路、桥梁建设,年底彭湖马路木桥通车。1938年抗战爆发,木桥被日机炸塌。1948年内战吃紧,国民政府将桥梁修理加固。建国后1957年,人民政府重新修建彭湖公路,翌年春全线贯通,披红挂彩且以烧木炭为燃料的卡车开到大桥南头,区乡政府领导及集镇居民数百人参加庆典。1987年,彭湖公路延伸至安徽东流牛矶镇 ,拓宽成国家二级公路,拆木桥改建成卷拱石桥,桥面加宽,引桥筑土护坡。2015年,镇政府投资,将流泗大桥桥面铺沥青,加固桥栏杆、人行道重建。
孝义桥
位于流泗(牛湖)大桥北200米处。清康熙年间,流澌桥东街四进村始祖彭成琥家境贫寒,父患痨疾,思进补,却无钱剁肉。成琥便趁夜深人静上村后龙筋埂枫树岭,在密林间割己股烹汤,父饮痨疾逐愈。成琥孝义之举感动族人,后裔将枫树岭改称“割股岭”一直延用至今。县府将其孝行善义载入康熙版《湖口县志》。孝义之举得到官府及民间认可,成琥认为是祖宗积的阴德。太祖曾婆曹氏死后,将其埋葬在其妆嫁的细曹家山上。为上曾婆坟祭扫,彭氏合族在四进港与曹家山潭汊间筑一小石桥,取名“孝义桥”。太平天国期间,该桥被“长毛”捣毁。民国廿五年,省府拨款修彭湖马路,孝义桥与彭湖大桥相继告竣。廿七年“躲反”,侵华日寇将孝义桥炸毁,后又强拉民夫在残垣上抢通过军车。建国后1957年,湖口县人民政府重新修筑彭湖马路,将孝义桥改建成青砖卷孔涵洞。1987年彭湖路扩建国家二级公路,将孝义桥拆倒,拓宽改建成卷孔石桥。随着流泗集镇建设扩张,进镇务工经商者在卷孔石桥上下水两侧港面浇砼立桩,铺设整版基础,建成商铺民居,将孝义桥外形遮掩,现成为本镇的一项“隐弊工程”。
长兴桥
位于流泗镇西郊方家岭下首,横跨柳涧与习家港堰之间。原九江曲轴厂厂长周
荣美题桥名,意为该企业长期兴旺发展。
1969年,流泗农机厂周芦华代表全县工人赴北京参加国庆20周年观礼,受到毛主席接见;1978年湖口内配厂被省机械工业厅颁发“科技成果奖”;1983年,九江曲轴厂荣获“江西省级先进企业”。至1986年,全厂工人发展到1000余人,年工业产值150余万元,曲轴远销到山东、江苏、福建等地。企业发展,工厂扩建,搬迁到桥西港两岸,进出原材料均由喻家院经桥西街拐弯进厂,车辆行驶极为不便。是年,厂方投资,乡建筑公司建造拱桥,桥长70米,置三孔,大孔宽3米,小孔宽2.5米,大孔高3米,小孔高2.5米,桥南对接方岭公路,桥北经横坝直通生产区,东面为办公、生活区。建成后,仿江西师大门楼建一桥头堡,上书“九江曲轴厂”,并将入厂横坝加宽加高,港坝底置排水管道,坝面护栏砌绿化带,总耗资三十万元。2015年,在集镇设施改造中,又将护栏全部更新、人行道加固。
渊明桥
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
明当彭泽县令,因不满朝延腐败,宁可“不为三斗米折腰”,辞官隐居桃花源,躬耕为农,被传为佳话。后世为纪念陶令,普建陶公寺庙,供奉祭拜。五柳乡曹英村子民将祖庙置入陶公神像。建国后“”破“四旧”时,祖庙被拆,陶公神像被焚。2010年,流泗镇开发轻工业园,在陶公庙遗址旁把口峦港汊之上建一公路桥,桥南对接彭湖高速流大公路入口,桥北直通轻工业园。该桥由镇政府投资66万元,开发商君清公司承建,桥长16米,宽14米,孔高3.5米,钢筋水泥结构。因该桥建在陶公庙遗址旁,故取名“渊明桥”,以纪念陶令廉洁为官。
君清联桥
君清联桥是君清步行桥、君清南桥、君清北桥三座桥的总称,座落在镇东郊轻工业园区。三座桥分三处横跨曹英村东南港汊之上。步行桥面对农民街,因街高桥低之地势所限,故不能通车,靠筑坡步行;南桥直通渊明桥,经流大公路上彭湖高速;北桥径入镇中心牛湖大街。君清联桥由镇政府投资,轻工业园君清公司承建,项目负责人聂氏系本镇红星村农民,改革开放后,在沙洲从开手扶拉余土起家,发展到腰缠百万,致富不忘家乡建设,回乡创办轻工业园,颇有建树。“君清家园”的建成,小桥流水,花红草绿,增加了流泗镇一道靓丽的风景。三座钢筋水泥结构的联桥竣工后,即命名为“君清联桥”。
乡间桥
流泗镇三万多人口,扩社并队前为24个生产大队,现为14个行政村。
荥阳桥,东风村庄前港溪滩上的荥阳桥,是乾隆三十八年始修“彭湖驿道”时建造,桥基为块石砌垒,卷孔,桥面上通花车,桥底可使梢船,路桥通堑,是周边学子前往“拓塘书屋”求知的必经通道。
枫树港石桥,杨山村的枫树港石桥,有着几百年历史,是彭泽、建德商贾来流泗桥的必经之桥。
陶盛港桥,菱塘村的陶盛港桥是小商小贩边民的要道。
蛤蟆桥,后角江山村的蛤蟆桥是旧时安徽商客来流泗古镇的主要通道。
寺前桥,几经修建,是流泗镇与三洲乡民乘农巴往来的公路桥。
廖家坂石桥,莲花村廖家坂石桥,历史悠久,始建年代不祥,建国前就是天红庙前街山货商来流泗交易的必经之桥。
邹源桥,竹涧村的邹源桥是该姓十八湾合族修建的公桥,与邻乡张青社旱路相连。
史家桥,金山村的史家桥为牛湖公路桥,亦是流泗乡民往来湖口县城的必经之桥。
边界桥
棠山老街桥,流泗的东北边境与彭泽县相邻,棠山是彭湖交界繁华小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边界贸易兴旺发达,老街桥与彭泽定山、红光、芙蓉乡镇对接,旧时,桥上往来客商络绎不绝。
聂家桥,座落在红星村彭湖边界的聂家桥,在未修乡村公路之前,是彭泽太平关、庙前街的山民来流泗集镇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亦是流泗农民前些年去山里砍柴的必经之桥。
史家桥,史家桥与凰村乡接壤,为牛湖公路大桥,牛湖线则又是京九线、俞沪线纵横交叉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车辆络绎不绝。
上述各桥,分两大水系,一条是经黄茅潭流入长江,一条是经彭泽芳湖流入长江。
刺绣艺人周宝妹
流泗刺绣远近闻名,一件件形态各异,灵动传神。构思精巧不失传统;针法舒展而对称严谨;色彩艳丽而不娇媚。刺绣图案都是最具原生态的,纯手工制作,当我们面对这些天工之作的时候,更惊诧于它们竟然都是出自一位古稀老人刺绣的主人叫周宝妹,从11岁就开始学习刺绣,特别对儿童装饰布贴刺绣尤为钟爱,花鸟鱼虫兽、神话人物,在她的飞针走线下,活灵活现,各有千秋,技艺娴熟于心,已经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邻近群众对她的刺绣赞不绝口。2017年9月21日,周宝妹的作品《绣花鞋》入选第九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履步生花” 。(殷美生)
手工纸扎跑马宫灯
周以成,男,1933年5月出生,流泗镇基垅村五组双山塆周家人。自幼习纸扎,从艺七十年,是流澌桥“福春纸扎”三代传人。
以成祖父周长顺系晚清秀才,知书达理,好学善问。一次,在欣赏流澌桥纸扎名师彭福春的艺术品时,萌生一念,教子焕霖拜福春为师,学纸扎手艺。经福春言传身教,三年朝奉,刻苦学成。不久,恩师病逝,焕霖传承“福春纸扎”技艺。
以成自幼好学纸扎,十一岁随父学艺。建国初期,民间所需一应纸品制事,以成闲暇帮父制作。1971年,专事纸扎,依据父教纸品工艺,着手研制喜庆采匾、彩色纸艺、丧用幡幛、麒麟仙鹤等太宗制品。1984年对台湾开放后,逐有赣籍台胞回乡探亲,曾为棠山崔介匠塆台胞奠祭家父特制作全斋制事一套,音像、图片均在台湾留存。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先后为许博士塆唱高腔戏、凌塘宁家唱弹腔戏扎彩台、制花盆等,彩纸色花系列亦由春牡、夏莲、秋菊、冬梅四种扩大到芙蓉、海棠、月季、石榴等十五个花色品种,大大增添了喜庆气氛。
1993年,周以成把纸扎铺搬到流泗镇上,开办“老艺人”纸扎店。为传承技艺,收女为徒,故此,周荣为“福春纸扎”第四代传人。2009年,父女联手专攻彩纸花盆创新工艺,经过构思,将旧时简易纸盆改制成熖硝花盆,配以字幕彩匾、跑马彩灯、立体花篮等系列饰品,在建国六十周年期间参展庆典会,艳丽壮观的艺术品博得游人好评。
流泗米粑
流泗米粑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美食。在漫长的历史中,粑的习俗已渗透到湖口劳动人民的生活当中,凡是逢年过节、生日寿庆、订婚成亲、丧葬敬祖、求神拜佛、栽田割禾、做屋上梁、待客馈赠等,人们无不做粑,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流泗的粑,品种有二十多个,常见的有:炒米粑、发粑、小麦粑、年粑、糍粑、豆粑、柳米粑(按湖口方言音或叫柳净粑)、实心粑、糠粑(或炕粑)等。其中的麻糍粑、柳米粑、糯米粑、炒米粑、印粑和豆粑为流泗镇的六大粑,另外还有米发粑、小麦发粑、圆子粑等。粑的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鼓有扁;粑的颜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绿、紫、黑和白:粑上的图案五花八门,有花有动物,还有各种吉样的字语。
流泗米粑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殷美生)
打莲萧
流泗镇打莲萧有史可查的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她盛行于五六十年代。表演者手拿一根装有铜钱的竹棍(即莲箫),用两端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腿、手、肩、臂等部位,也可几人互打,节奏鲜明、悦耳动听,边打边唱,边讲边唱,中间帮腔衬词,唱词内容通俗易懂。节假日期间,多随着其他表演队伍同行,多姿多彩,很受欢迎。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打莲湘这一民间曲艺亦被赋于新的内涵,旧时安徽凤阳人的逃荒调,表葬曲不再面世。莲湘歌词与时俱进,多以欢庆丰收,颂扬爱国,强身健体等内容。莲湘的制作,选料考究,彩绘、烤漆、绸花装饰,精致美观,辅之以录音,摄像等高科技包装,充分体现新时代气息,吸引诸多城乡民众演练。湖口流泗三洲的打莲湘,建国六十多年来未间断,每年参加全县民间文艺调演,均获奖。2018年,流泗莲萧队代表九江市赴婺源参加全省青年人体育健身赛,获得创新创编奖。
流泗高腔戏(青阳腔)
流泗高腔戏(青阳腔),是在明代嘉靖(1522年~1566)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安徽省青阳县地区后,与当地流传的戏曲声腔、地方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结合而成。于嘉靖、隆庆、万历(1522—1610)年间进入江西省湖口县地区,传入流泗镇庄前潘村,流传至今。村庄高腔戏班除了历史上战乱、动乱,鲜有中断。上世纪50年代,村中青阳腔代表性传人潘康全(1925年—1974年),被选调至省赣剧团,成为著名演员。曾进京演出时,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后因身体欠佳,于60年回家,在流泗与红星廖八房村中的廖中毛师傅共同创办戏班,传授技艺,使流泗高腔戏盛行一时,演得较好的有廖八房戏班和陡岭蔡村戏班。以蔡积安为代表的陡岭蔡村高腔戏班一直传承到改革开放期间。
现在,由于老艺人相继谢世、青阳技艺鲜有传人,农村年青人外出打工家中只剩老人小孩、无能力演出,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化,生活,不断冲击和侵占了青阳腔的生存空间,使流泗高腔出现了萎缩。
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抢救保护措施,使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之花又重获了新生。2006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0年镇老年大学剧团为传承湖口青阳腔(流泗高腔戏),开始复排了“凤仪亭”、“贵妃醉酒”等折子戏。
中夹口
中夹口,系流泗长江段的水从此进入沿山脚下河套,因东西均为沙土,水土相夹,形成夹口,也是日军入侵湖口的登陆口。之所以称中,往东至彭泽天红有上夹口,可通棠山街前杨树堰港汊,往西牛脚芜龙潭口有下夹口。
荆墩嘴
荆墩嘴位于黄茅潭东南部,原是湖水环绕的古老村居地。据古县志记载,明正德年间,江上多游寇,兵备副使冯显效法边关之制,十里设置一墩,滨临长江有如香炉墩、龙王矶墩等二十多处,这类似今天的治安联防。
棠山老街
棠山街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位于流泗通往彭泽的古道上。棠山杨树堰港汊由水路直通彭泽与流泗,因而流泗古镇兴旺的年代,棠山因交通便利,成为一处喧闹街市,往来棠山街的帆船、推车络绎不绝。
上世纪80年代,棠山大队成为全省农业先进典型。改革开放以后,地处低洼的棠山街村民移民建镇,搬迁至牛湖公路两旁,形成新街市。现有许多村庄为支援工业园建设,崔家湾、兰山湾、大金家湾等迁居江湾安置小区,他们村庄以及镇林牧场和棠山农场(均为知青点)都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变成了高耸云天的工业塔房。
史家桥古遗址
史家桥位于流泗镇西,南临邹源铺下村,北止邹源庙下村,东近丰廖王家村,西与凰村乡胡仕海村隔港相望。1990年11月份,由湖口文化部门在考古调查时发现了史家桥遗址,文化堆积遗存1万多平方米。此后会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美国考古学家马尼士博士等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确认其为一处具有考古发掘价值的古文化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物,距今七八千年历史,为湖口最早的人类活动场所之一,有陶片和烧过的稻壳拌泥做的掩体墙。(殷美生)
古镇流泗
流泗古镇位于湖口县城北部,东与彭泽定山接壤,南与大垅相连,西界凰村,北滨长江与安徽宿松带水相邻,距县城十五公里。
流泗有史以来是湖口最大、最繁荣的农村集镇。老街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街道东西走向,长约八百米。在未建黄茅堤以前,长江水直接灌入黄茅潭至流泗澌止,并把街域分为东西两段,中架木桥以以通行。此桥即是“流澌桥”,时至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前清秀才丰少凡创办国民小学,忌“澌”音沉,意静止,则取孔子讲学泗水之意,改“澌"为“泗",立校名为流泗小学,并得到乡绅胡烈生的赞同。
当时的流泗,石板街道整洁,市场商贸繁荣。港水清澈透明,无任何污染,清洁卫生,全镇居住1000人左右,居民饮用水都在流泗港。
长垅廖村
长垅廖村建村于明朝弘治年间,由永通、永聪二公从长坂迁徙长垅,今有500多年的历史。隶属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流泗镇长垅村管辖。
“长垅廖村”是由地形和姓氏命名的。本村位于湖口县城以北,离城约四十华里。地势北高南低,属于丘陵地带。地处田垄之傍,村周垅坂环绕。地形恰似“弯舟”,俗称“侧船地”,整个村庄犹居“船仓”。
全村含非农业户口,现有300余户,1400多人,是全县户口规模最大的自然村。
长垅廖村历届大、中专生现有300多人。业余采茶戏、黄梅戏剧团,依然还在。 2005年组建成立了全县首个农民诗社—文通诗社。享有文化盛产、文人盛出、文风盛行的文明村庄美誉。
全村原有 8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738亩,其中水田360亩,旱地378亩。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油菜、芝麻等农作物。现在还发展有:油茶、龙虾、白莲等产业。
长垅廖村文通诗社
“长垅廖村文通诗社”创办于2005年4月16日,是在1982年原有的“长垅廖村田园诗社”基础上易名成立的。她是在湖口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热潮声中,全县成立最早的、以自然村为单位的第一家农民诗社。首批社员42人,现有社员60多人。社刊《文通诗词》,五年一辑,现已出刊四辑,为诗社社员和诗词爱好者提供了创作平台。
2005年12月23日,九江市诗词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聂云从、常务理事兼《匡庐诗词》主编张建华、在对流泗镇“诗词乡镇”考察验收时,亲临我村文通诗社检查指导工作。
2006年5月22日,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曾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梁东一行四人,在视察湖口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和诗入校园时,特意亲临我村文通诗社,视察诗词走向大众情况并指导工作。
2007年10月30日,经由湖口县诗乡创建领导小组、湖口县石钟山诗词学会,授予长垅廖村文通诗社“优秀农民诗社”奖状;同日,授予文通诗社社长廖雄文“优秀诗词工作者”荣誉证书。
2014年12月26日,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主任田力耕,在考察湖口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验收时,亲临我村文通诗社考察基层诗社创建工作。
2016年4月25—27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路畅(女),曾慕名前来我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文化建设专题釆访,亲临文通诗社视察鼓励工作,并相互赠书留念。
文通诗社的易名成立,标志着我村诗词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虽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离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真正起到春风唤雨,诗化城乡的作用。让我们尽情讴歌新时代,尽兴赞颂新农村,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廖旷庵墓碑
廖旷庵,湖口县长垅廖村人。谱(派)名廖遇云,宗周幼子,邑庠生,赠公名景春,字沛霖,别字旷庵。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丁酉正月初三日亥时,殁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五月廿五日申时,享年49岁。葬梁头山,乾山巽向有碑。娶周氏封母,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十月十四日亥时,殁于嘉庆五年(1800)庚申十一月初九日亥时,享年82岁。葬梁头山,与夫合墓共碑同向。生子七:泰蓉、泰萱、泰葵、泰兰、泰芸、泰莘、泰蕙。生女一,适举人郭锐。
公故后的二十四年,即乾隆五十五年(1790)庚戌,乾隆皇帝曾昭书(谱载)敕命,赠公为修职郎,封母为八品太孺人。
母故后的次年,即嘉庆六年(1801)辛酉,其三子泰葵
(举人,原任吉安府安福县儒学训导,名葵,字泽宇,别字阳圃)的学生即刑部副郎安成王,刻碑立字为先师的已故父母送来合墓碑一块,碑文“皇清赠公廖旷庵先生、封母周氏太君合墓,刑部副郎安成王正雅题,嘉庆辛酉孟冬月吉旦” 。时过220年的今天,此碑依旧仍矗立在二老坟前,光彩夺目!
流泗采茶戏
采茶戏以地方语演唱,巧妙运用反义词、歇后语、错扯语、婉曲语及乡间俗语,达到热烈明快、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有“一打二唱三帮腔”之说,形成釆茶戏曲演唱特色。
采茶戏,起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是以“九龙茶歌”为基础,逐渐演变而成江西釆茶戏。产生于清代中期,现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在采茶歌和采茶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类别。
流泗采茶戏,清末由赣南传入。解放前,流泗采茶戏盛行,具有地方色彩,逐渐演变成流泗地方戏种。当时,流泗采茶戏班就有十几个,唱响都、湖、彭三县。久经锤炼的名角有:基垅的周国桢、菱塘的方国义、竹涧的邹平茂、长垅的廖志初、廖召谟等。
流泗采茶戏一度萧条,被盛行的黄梅戏冲淡。后采茶戏复兴,相安与黄梅戏并存,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目前,流泗采茶戏剧团所剩无几,只有长垅廖村采茶戏剧团经久未衰。独擎一帜,正在准备筹办釆茶戏传习所,收纳子弟,进行接力传承。
流泗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是在黄梅调、釆茶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京剧、高腔、弹腔、采茶戏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乐曲伴唱,悠雅动听,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深受群众喜爱。
流泗黄梅戏,解放前由安徽传入,但登台演出并不多见。解放后,黄梅戏在流泗遍地开花,尤其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遍及村村寨寨,学唱革命样板戏,大部分都是釆用黄梅戏调演唱的。盛行一时的黄梅戏,是流泗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戏种。
后来,由于打工潮日渐形成,戏班成员有的出外打工,致使戏班人手不足、角色不全,导致有些剧团不欢而散。
目前,流泗黄梅戏唯有两个剧团,一个是流泗镇老年大学黄梅戏剧团、一个是长垅廖村业余黄梅戏剧团。她们自置了戏台、戏袍、音响、字幕等演出道具,经常送戏下乡(村),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流泗的文化氛围。
刘石墙湾岳拳之虎拳
南宋绍兴年间,始祖刘寿安在江洲从军,在军中习得岳家拳,岳帅殉难后,寿安弃戎归故,在江洲事农,后举家迁居弋阳,至明初续迁湖口,定居在流泗与大垅交界处一偏辟乡间,为防匪盗,庄民取石围村砌墙,故得村名。刘氏子民习岳拳,历史沿袭,为护卫庄寨,将岳拳四大系列中之虎拳作为本庄拳徒主攻技法。
清末,随着虎拳套路掌控逐渐清渐,庄中拳派分两支,刘松、刘子居一支派,专事水火棍棒武术,曾网罗四十八条打棍,行走江湖卖艺,后因内讧离庄赴海山,其族侄辈仍在庄中自习单、双棍。另一支刘泽南,坚守庄中,重点教习塞桩短打,兼练抛托手,偷桃手,两膘手等新拳技法,该派门徒最广,声名大振,泽南之子艳山、孙女冬金均是庄中虎拳佼佼者。民国初年,刘氏志勇、志忠兄弟秉承祖训,遵照拳谱以拳习武,专攻六号大刀、铁锏,以“重器相斗”。二人自创“盘头花”之护身绝技,结合演练矛、枪、剑、戟。采用推、援、夺、牵、捺、逼、吸、引八字法,施以刺、拦、挑、劈、绞、崩等击技,以意帅形,以气催力,动作敏捷,连贯自然。这种非攻即防套路招式,吸引庄中习拳者众。日寇侵华期间,因躲反,庄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习武练拳一度停散。抗战胜利后,拳手逐回庄习拳,老拳师刘泽南仍执教。刘石墙湾的岳氏虎拳表演,多以双狮舞开道巡游,下到集镇村舍,颇受乡民喜爱,每每围观者众,喝彩不断。
民间老布织作
“老布”是古代民间自纺自织的农民制作服装的唯一材料。因为它质地粗糙,耐磨耐穿,价廉物牢,故称“老布”。流泗农民自古种植棉花,自己纺纱、自己织布、织布匠几乎每村都有,棉花到织成布分两步。
一、纺纱
纺纱由农户完成。1.棉花轧成绒。2.棉绒搓成绒条。3.
绒条纺成纱。4.纱煮浆晒。5.浆好的纱绕成筒垂(布的经线)和竽垂(布的纬线)。
二、织布
织布由工匠完成。1.牵纱成团。在农户配合下将筒纱组合在一起,筒纱的支数由布的宽度确定,有42O和44O支等。2.穿筘疏理。将组团的筒纱分开穿过筘齿(筘的宽度等同布的宽度),随着筘的移动,工匠将经线疏理成平布状绕在织机上。3.穿梭织布。工匠将竽纱上在织布梭里,坐在织机上,双脚通过绳控制筘,随着双脚上下搓动,双层经线在筘的带动下形二成45度夹角,双手左右来回抛梭织成布。
流泗电影
电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种稀罕的事物。全县仅三台放映机巡回在全县范围放映,农村人一年能看上一、二场电影,就算是得到一份奢移的享受,一九七一年来,恰逢国家发展农村电影事业的机遇,流泗公社电影队便应运而生。
从此,一个8.75毫米电影放映队便终年活跃在拥有18个大队,204个生产小队,分布着两百多个自然村的全社的地盘上,成为了一支为两万多人民群众服务的“文艺轻骑”。通过实践,实行“规划放映”,年度总计放映达五百多场次。然而,追着放映队,一次跑路十几里,连续观映六、七场者甚多,如遇第一次放映新片,数处抢抬放映设备,电影队只好一夜转放多点,甚至通宵达旦,一晚上放映四、五场。为此,公社党委决定又增添16毫米放映机一台,组成两组分头行动,方才使供不应求的状况得以缓解。随着社办企业的发展,集镇规模扩大,加上高压电网建成使用,我们又利用现有的公社礼堂,办起了全县唯一公社35毫米电影院,随后配置宽银幕,坐在电影院,人们不无感慨:“一点不比城里差”,尤其在放映诸如《红楼梦》等古装片或《少林寺》等武打功夫片时,集镇及周边村庄万人空巷,日夜连续放映十余场,观众人次过万数。
回顾我们的电影,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电视未普及之前的创办到发展,我们本着为全社会人民服务为宗旨,和为党而努力工作的责任担当,积极作为,为活跃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 社会进步,推广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固而一直为公社党委所重视,历来被市、地、县电影管理部门誉为先进典型,所以它至今仍然是留至当年万千观众心。
流泗诗词
流泗镇诗词学会是由流泗镇农民诗人自发组织的民政局注册批准的一个民间组织机构,成立于1997年。
在流泗镇,写诗、吟诗、赛诗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机关的墙报有诗词作品,中小学校刊有诗词园地,学校、村组都相继成立了基层诗社和诗词小组。到2014年为止,有中华诗词和省、市、县乡镇诗词会员100多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8人。诗词爱好者近500人。据统计,该镇群众创作的诗词联作品近万首(幅)。
诗词学会成立以来,坚持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及风土人情开展诗词采风创作活动,会员们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从2009年起,坚持每年编印一本会刊《流泗诗词》。现已出版16期,《流泗诗词》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为推动诗词创作,学会先后通过举办诗会、组织会员参加诗词大赛等形式开展活动。成立以来,先后赴各地举办“迎春诗会”、“谷雨诗会”、“国庆诗会”、“金秋诗会”“重阳诗会”等各类创作采风20余次。2006年,九江诗词学会授予湖口县流泗镇“诗词乡镇”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同时相继成立了5个基层诗社,并创办了自己的刊物。流泗桥社区的“泗桥俚歌”、棠山村的“棠萼”、长垅村的“文通诗词”、中学的“澌桥飘流瓶”、小学的“小荷”。目前,竹涧村正在筹建“翠竹苑”诗社。(殷美生)
流泗麦芽糖
麦芽糖是流泗一带农家春节期间必备的一种待客零食,重要客人来了,用芝麻掺在一起炒上一盘,又香又软,就算是高规格接待了。早前,每家每户都会在春节前加工一些,因为制作麻烦,现在都由专业的师傅加工出售,最有代表性的师傅就是红枫村张日灿自然村的。几乎是家家都会熬制。
制作麦芽糖,用大米10斤(糯米更好),配大麦芽1斤,可制成麦芽糖7斤,先将米和麦芽入锅大火煮至米化,捞起扎干,将扎出的汤汁再入锅烧熬,直至烧成糊状,呈金黄色,用飘打起,冷却至40—50度时,反复牵拉,直至拉白为止,再分成一小块或做成小糖饼,装坛,用熟米粉层层隔开,免得粘连。
流泗红薯粉丸
红薯丸是流泗当地一道传统美食,是由红薯粉再加工而成。
红薯粉当地老百姓手工传统做法:先将红薯洗净,和水粉碎,反复搅动,捞起薯碴,将水静止不动,待12小时后,将上面的水倒掉,铲起下面沉淀的粉,晒干揉细,红薯粉算是做好了。
红薯粉可制作多种美食:红薯粉丸、煎卷、粉糊等,红薯丸最有代表性,只要将粉入锅炒至微黄色,加入开水,迅速搅拌至半干,待稍冷后,马上趁热做成丸子,再将丸子蒸一下,冷却后浸在水里,冬天可留上个把月不会变质,用猪肉一起烧制,十分可口。
春节期间,几乎家家户户都得备上几大碗。
旗鼓石和系馬桩石
石鼓和系馬桩为过去武将专用,摆放、树立在村口或门前。鼓形取“击鼓进军"之意,石鼓中间有一尺对心圆孔,可同时插很多竿旗,武将公差或私事专访时,都带上标有自己姓氏身份旗帜,到此地时便将旗插在鼓上。石鼓两侧都雕刻着狮头,取“勇猛"之意,狮头有品级,五品以上将官,狮头可衔圈,五品以下则不能。
系馬桩是一块长五尺左右宽一尺多厚三寸的石板,下端埋插在地下,上端有一圆孔供系馬绳用。
下棠山界碑
彭湖二县交界处,有一小有名气的古集镇叫下棠山老街,经过周氏后裔四十余代人的苦心经营,遂成彭湖边界的商品集散地,下街头的杨树堰大港汊傍街而过,桥旁的彭湖二县界碑石保存完好,界碑上镌刻着周边一百多个村庄名字,两县管辖分明。
传统的生产生活工具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
农耕,顾名思义就是耕种土地的意思。农耕乃衣食之源,是人类文明之根。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传统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工具,即犁、耙、水车、耖、锄头、铁锹及生活需要的斗笠、蓑衣等,上至国家制度、民俗礼仪、文化教育的文化集合,下至生产、生活所需的工用具的造就形成的器皿集成。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从此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古往今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逐渐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强度。乃至有些农耕器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将至消失。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
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为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的意识形态总与。它来自于生产、生活实践,孕育出了众多的艺术门类,包括农学思想、耕作传统、生产技术、民俗文化、诗歌曲赋等。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难以释怀!
(展品需要收集)
搜集整理与编写人员:殷美生、周荣喜、彭祖诚、胡训良、潘荣庆、周存廉、赵中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理论坛

GMT+8, 2024-12-23 06:43 , Processed in 0.1175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