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3|回复: 0

历史需考证的 4——山海经的一些参考思考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4-9 22: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需考证的 4——山海经的一些参考思考

2023-4-5

百度百科·山海经

百度百科·王子朝

中国历史上的千古悬案——王子朝奔楚与周室典籍失踪之谜
网易有料 2018-05-18 00:00

还有一种说法:是萧何在咸阳搜集秦宫藏书,其中一些材料就是山海经的,然后经过汉朝的整理。

青山客8278的博客
青山客8278_新浪博客

不要再被欺骗了,用事实告诉你们真相,徐福到底去了哪!
2017-07-13 · 环球游知宝
这篇文章说 徐福大部分人去了美洲

山海经的一些动植物是今天非洲美洲才有的。黄帝时代继承了女娲太昊的成就,派人考察天下,到了非洲和美洲。

山海经与现代世界地理的惊人吻合
搜狐文化2007年03月23日16:15

《梁书》似乎是到了墨西哥

《山海经解读》

《山海经》地名考证
作者:清史所

注意考证———朝鲜半岛    东海-日本海   北海-黄海   禺京  禺号  炎黄大局

台湾 海南岛 是否有记载?

结合内蒙古考古发掘考证山海经北方记载

山海经的4大未解之谜,隐藏着中华文明起源的密码
文史琅琊阁    18-05-30  10:52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论《山海图》产生的时代    作者 沈海波  

#############################################
李仕琼老师是科学专业的考证山海经的。她的著作是研究山海经的范例。

深圳图书馆能看到
《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码》
《山海经动植物初证》

(李仕琼著)《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码》
外星人的博客
李仕琼_新浪博客

李仕琼
古代河源之争:河出昆仑是个大乌龙?--《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码》摘要
(2014-11-30 08:33:05)
河出昆仑。推测   上古时期黄帝,葱岭冰川期的水还没有流完,还有一些水注入黄河

“河出葱岭、河出昆仑”出处(1)
2016-08-23 16:06

(李仕琼著)《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码》  字数:250000
外星人的博客
李仕琼_新浪博客

(李仕琼著)《山海经动植物初证》  字数:517000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06-01
ISBN  9787307212626     条码  9787307212626
本书结合生物学专业知识,专注于《山海经》中的动植物研究,对其中的动植物逐一进行解注与推测。全书对动植物的解读方法接近按照现代靠前靠前通用的分类学方法进行,每一种动植物基本上确定到属或种,并配以图片以进一步展示。全书将《南山经》编为章,《西山经》编为第二章,《北山经》编为第三章,《东山经》编为第四章,《中山经》编为第五章;《海经》因所涉动植物不多编为第六章以总览。作者对各章依次经进行了分节,并主要依山名加编了序号。本书为抢先发售纯粹基于动植物专业性对《山海经》动植物进行科学解读的尝试之作。

李仕琼,女,武汉大学生物系硕士毕业,师从武汉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杨弘远先生,先后在国家一级学报《植物学报》、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武汉大学学报》、《自然杂志》、《大自然探索》等专业刊物上发表生物学专业研究论文多篇。以“名妙”为笔名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杂文、评论文章数十万字。曾从事文化产业与健康产业工作多年,策划组织过多个全国性大型文化活动。近年来致力于中国古文明、地理与动植物研究工作,已出版《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码》一书。       

李仕琼为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有着深厚理工科学习背景,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得了生物学硕士学位。自1992年从南京高校调到深圳工作以来,在深圳这片热土,她与文化产业结缘,并为深圳“文博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

2020-3-17 09:40:45
无忧
不参考其他书籍 完全按照山海经里面来的阐述 :狮身人面是开明兽 在昆仑虚外守着 昆仑是开罗 昆仑虚是开罗以南的沙漠 昆仑丘是开罗以东海滨上的一座山 女娲在山海经里提到的是女娲之肠 分为10个神
————————————————————————
重求回复
969年,伊斯兰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穆伊兹派遣大将昭海尔领兵攻入这座古城,改名为开罗。有可能是受到昆仑发音的影响。
“马斯塔巴”(Mastaba),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石凳,最初用于古埃及住宅形式,后来是埃及古王国之前贵族的墓葬形式。坟墓多用泥石建造,呈梯形六面体状,分地下墓穴和地上祭堂两部分。墓中一般有众多墓室,不仅用于放置死者尸体,还放置陪葬者尸体。此外还有用于放置食物、用具和衣物的墓室,进入古王国时期后,国王开始使用金字塔取代马斯塔巴作为墓葬形式,而最早的金字塔正是从马斯塔巴演进而来的。
考古挖掘到保存完好的第一王朝期间所建的马斯塔巴:其最核心部分是位于地表下的长方形坑,地坑被分成五个小间,正居中的大间用于贮放死者;毗邻的四小间是放死者的生前曾用品。地坑上面先是由泥砖构建的九排三纵式小隔间,再由沙土覆盖最外层。
这和早中期红山文化相似。比如红山文化女神庙。

阶梯金字塔是古埃及第三王朝国王左塞尔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位于首都开罗以南约30公里的塞加拉地区。该金字塔呈六层阶梯塔状,高约60米,是埃及现有金字塔中年代最早的一座。

重求 2020-3-17 09:43:09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注意,比古埃及还有想象力。九个头的虎身人面像
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酒泉市到哈拉湖,祁连山最高的团结峰就在其间东侧。
山海经的说法,证明这里是一个最重要的昆仑。帝俊时期的后谡在临泽县一带。
酒泉市南面的这个昆仑,是否还有古井的地方

昆仑虚是一个大的范围,包括昆仑丘悬圃

神英招司之———神陆吾司之
神化帝和帝身边的人还有官员,而且这些官员有装神弄鬼的打扮。

注意神的身份地位的实质。装神弄鬼的形象和目的。

人物都有什么具体性?人物之间的关系?

必看资料
《太平御览》地部·卷三
《山海经》曰:周穆王周历四荒,名山大川靡不登跻,东昇天夫之堂,西宴王母之庐。
————————————————————
周历四荒——这说明应该有四个大荒。
现在的山海经没有记载周穆王的事迹。

《山海经》曰:周穆王至昆仑之丘,游轩辕之宫,眺锺山之岭,勒石西王母之山,纪迹玄圃之上。
————————————————————
现在的山海经没有这句话
如果确实曾经有这句话,那么轩辕黄帝阶段已经建立这些昆仑。
槐江之山 舂山 钟山———东大山。考证东大山有什么功能引起重视。

山海经中的烛阴可能是火山锥或者极光———烛阴又名烛龙,记载于《山海经》之《海外北经》《大荒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
这就像是北极圈的极昼和极夜。
烛阴的来历可能是————西伯利亚地盾,特纳普超级火山(即“西伯利亚暗色岩”),此名来源于“Siberian Traps(西伯利亚暗色岩)”中“Traps”一词。已熄灭,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北纬75度到50度,东经60度到120度”之间。是一个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原始面积可能达70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火成岩地区。

屈原是颛顼后裔。在文章中指出北方有冰天雪地的地方。

各个地方的海市蜃楼———山海经好像很少记载。

考证———日月山是不是山海经中的一座钟山
河北大学教授常征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钟山,就是现在的日月山,也就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

查干湖 小兴安岭 山海经是否有记载

不咸山应该是大兴安岭

不咸山———是否盐性少的山。是否某个大湖一带,贝加尔湖就是淡水湖?

这应该是山海经记载的凤凰
山西省平陆县一个叫柳林河的小山村因为一群“凤凰鸟”
红腹锦鸡的一种喜爱的称呼,传说“凤凰鸟”。中型陆禽,雄鸟长约1米,雌鸟长约60厘米。
中国特产种,分布于中国青海东南部,甘肃文县、天水、武山, 陕西秦岭山脉,四川青川、广元、北川、平武、南江、苍溪、万县、城口、巫山、秀山、南川、宝兴、灌县、南坪、汶川,湖北西部郧县、襄阳、神农架、宜昌,云南东北部昭通、威信,贵州赤水、遵义、绥阳、江口、贵阳,湖南西部及广西东部贺县、恭城、三江、天峨。

大荒北经:“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

世界上3大最高的竹子品种
1、巨龙竹(高达45米):1982年首次在我国西双版纳所发现并且命名,这种竹子最高能长到45米,直径更是能达到30厘米。
2、印度麻竹(高达25米):印度麻竹又叫大麻竹,直径在15-30厘米之间。
3、毛竹(高达20米):毛竹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毛竹高达20米,粗20里面左右。

三桑———可以确定是三棵桑树的意思。问题是这个桑是什么植物。注意,这个桑与扶桑是有区别的。扶桑有观点认为是木槿花。
《山海经·海外北经》:“ 欧丝之野 在 大踵 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二经》:“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
《山海经·大荒北经》竹(帝俊竹林)南有赤泽水,名为封渊。有三桑无枝。

杏仁桉
世界上最高的树,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高耸入云的巨树。它们一般都高达100米以上,最高的达156米,比美洲最高的一棵巨杉——雪曼将军树还高14米,相当于50层楼的高度,被称为“树木世界里的最高塔”。

杏仁桉只有顶部一段有比较短的树枝。

是否黄帝时期来到澳大利亚看到过杏仁桉

大荒东经
参考 河北 江苏 山东古遗址,对照今天位置的可能性,查证大荒东经。

东初家遗址——新石器时代荣成市埠柳镇东初家村南——山海经是否有记载

探秘 | 寻找威海最早的居民
2018-07-30 16:38

参考  章丘焦家遗址 花厅遗址,出现的私有制战争和社会矛盾。大汶口文化在花厅遗址时间段是蚩尤文化,北上占领了晋冀鲁豫。

章丘焦家遗址的内讧,导致蚩尤占领。

花厅遗址可推测蚩尤北上时间

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距今4500年时应该是进入颛顼时代。

白石村遗址
白石村遗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北麓的坡地上,南高北低。北面距芝罘海湾约1.5公里,东面原有一条通伸河北注入海,西为一条自然冲沟。
白石村遗址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海拔70米左右,于1962年发现,但因建房修路,现仅存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40米。白石村遗址属于贝丘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年代略晚于北辛文化,距今6000—5700年,但其文化特征与北辛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
白石村类型所属的相对年代约相当于北辛文化,白石村类型的早期大致相当于北辛文化中期偏晚期阶段,晚期则与北辛文化晚期偏晚阶段相当。但白石村的类型又与北辛文化有较大区别。白石村遗址二期文化由一期文化发展而来,年代距今5900年至5400年,当进入大汶口文化时期(过去曾将其归于大汶口文化)。但白石村类型的文化内涵与大汶口文化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并且与大汶口文化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因此山东半岛此类文化遗址被命名为白石文化。

陵阳河遗址
莒县城东南10公里的陵阳乡大寺村西侧、陵阳河南岸;南至厉家庄村北,西到集西头村。东5里许邻寺崮山五峰,西为寺崮山山脚下的平原冲积滩。陵阳河自东而西穿过遗址北部注入沭河。遗址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土质为黄褐色,文化层厚1.2米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距今4800年左右。

陵阳河类型
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种地方类型。主要分布于沂、沭河中上游地区,东临大海,西依蒙山,南北分别与花厅类型和三里河类型相邻。重要遗址有山东省莒县陵阳河、杭头、大朱家村、小朱家村及日照市东海峪等遗址。遗迹以墓葬为主,皆为土坑竖穴墓,其中一些大型墓葬出现木质葬具,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各墓葬间随葬品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有很大区别,体现了贫富分化的日益明显和严重,成为陵阳河类型的一个显著特征。陵阳河类型的另一突出特征,是发现一批刻划在随葬品大口尊上的图像文字,迄今发现了10余个单字,主要以“日、火、山”为主题。

————文化水平高,是否是带剑的君子国

山东省邹平县丁公遗址发现距今四千二百年至四千一百年之间龙山文化晚期的刻文陶片。

楚帛书的帝俊一统天下是符合山海经记载反映的

屈原是颛顼后裔,知道北极地区的存在。

在中国传说中,北岳大帝的姓名,说法不一。《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四引《恒岳志》:“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

唐县大茂山
清顺治以前的恒山是指河北大茂山。相传北岳恒山,原来就是山西浑源的恒山,舜去祭扫恒山,走到河北曲阳的大茂山,天下起大雪,无法再向北行。这时,又有石头飞堕而下。于是就将大茂山祭扫一番,不再往北行去祭礼恒山了。后来,就在那里立曲阳庙,将大茂山作为北岳恒山祭祀了。
————————————————————————————————
岳山 狄山  考证
下大雪就不去了,可能是故意的不再往北走了。

青河县,隶属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西邻富蕴县,南邻奇台县,东、北两面同蒙古国接壤。在这方神秘的区域里,流传着很多神秘的故事。独目人,我国古籍里记载的“特殊”人群,据传就曾经生活在这里,不仅留下了许多神秘的遗迹,有人甚至还说,他们还曾与外星的有过联系。
装神弄鬼

神秘的独目人曾真实存在,并非独目,有三只眼睛
路生的文史空间  2017-06-13 15:31
青河县,隶属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西邻富蕴县,南邻奇台县,东、北两面同蒙古国接壤。在这方神秘的区域里,流传着很多神秘的故事。独目人,我国古籍里记载的“特殊”人群,据传就曾经生活在这里,不仅留下了许多神秘的遗迹,有人甚至还说,他们还曾与外星的有过联系。

神秘巨石,被猜测是外星人留下的标记?

远眺三道海子遗址群花海子最大的巨石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图)

东阿尔泰山分水岭处,海拔2700米,这里是一座处于山巅的谷地,距离新疆乌鲁木齐700公里。谷地里有三座高山湖泊相邻分布,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便将这里称为“三道海子”。一座高达15米、直径90米,规模奇大的巨石堆伫立其间,其年代与用途没有人能说得清。据此,有人甚至猜测是外星人留下的标记。

巨石堆上有很多刻有大量动物纹饰和抽象图案,也有一些在古代石刻中常见的图案学,如三道斜杠、圆圈、珠状线条、动物纹饰、工具类等。因为其间以动物形象居多,并伴有“野鹿”的存在,考古学家们便将他们称之为“鹿石”。

遥远的岁月就这样被凝固在了石头上,向人们生生不息地讲述着某种秘密。

巨石堆1

鹿石在欧亚草原上广泛存在,专家们认为巨石堆阵应该是公元前13世纪开始兴建的遗迹。显然,这停留在时间概念上的答案对于巨石堆来说过于简单,而在巨石堆的周围还有大约束10座大小不等的石堆,它们以十字轮的形式、以巨石堆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成放射状的分布于巨石堆周围,与巨石堆一起被人们称为巨石堆阵。

同时,专家们发现,在巨石堆底部和周围有一些奇特的柱状立石,它们形体巨大,不是轻易能够搬动的。这些立石上刻有抽象图案,再次将人们带入一个神秘而富于联想的空间。这让一些网友将巨堆阵与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巨石阵联系在了一起。

威尔特郡索尔兹伯巨石阵

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遗址,由巨大的石头组成,每块约重50吨。它的建造以及巨石来源至今是谜,而关于它的用途也有着祭祀场所、贵族墓地、治疗中心与天文平台等众多的说法。其中最为流行的是“天文功能”,即巨石阵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甚至,巨石块与一年中白昼最长一日的日出相吻合。这可能意味着,巨石阵的建造者们是太阳的崇拜者。

因此,这里被“解读”成了人类造化的一种秘密语言,而三道海子巨石堆阵也似有“此种功能”。巨石堆底部和周围有一些巨大的柱状立石在向人们述说着什么呢?

专家们发现,三道海子巨石堆阵下,没有墓室和棺材,也没有随葬品。而巨石堆阵呈十字轮状分布的形态,可能隐含着人类早期对太阳、星宿、银河等天体的认识和崇拜。专家还从地理环境、天时星象等方面仔细研究了三道海子遗存,结果发现,在冬至那一天,花海子遗址中最大的一块盾牌石所处的位置正面对日落的方向,盾牌石正面刻着人字纹,表示太阳的圆圈纹则正好偏到一角,如日落西山的样子。

随后,专家们还在这里发现了用以祭奠的碎片人骨、烧灰的痕迹,并以此判定三道海子巨石堆阵属于游牧人群的“通天圣域”、祭祀之地。然而,这答案并不能使一些网友信服,他们依然坚定地认为那是外星的留下的“标记”。

独目人的神秘符号

神秘部落,在中国大地上真的存在过?

巨石堆

接下来,三道海子巨石堆阵的主人是谁,便成了专家们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当人们把时间往前推移到两千多年前甚至更为遥远的时间段,那时候的草原还没有形成所谓的民族,大大小小的部落在这里分散而居,而他们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研究草原文化的学者们在中外的文献中查阅到这样一些相关的资料,似乎得出了相应的答案:当年,在巨石堆周边地区生活着一支特殊的部落,人们将其称之为独目人,汉语的意思是孤独的守望者。

持此说法的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而独目人除了在我国古籍的记载里有出现,还曾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中。

巨石堆

《山海经》是神话味极其浓厚的一本古籍,《海内北经》:“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这里不但说出了“人面而一目”的独目人的国度“鬼国”,而且还说出了独目人的邻居“神国”,即是“鬼国”在“神国”(贰负神尸象)附近或者与其相信邻,“鬼国”的人只长一只眼睛,“神国”的人是人面蛇身。

历史上的“鬼国”真有吗?学者们给这个“鬼国”给出了好几个答案,一说为鬼世界阴间;一说为古国名,但不知在哪儿。还有一说即是古籍中的“鬼方”。《周易·既济》:“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商帝武丁伐鬼方,用了三年时间将他们打跑了。鬼方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但它在哪里呢?说法也很多,有说在今陕北的,也有说在今山西的,还有说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大致方位即在历史上的朔方一带,即是首都长安的正北方。

草原上的石人
本世纪以来,经中国、前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在经历了华夏的多次打击后,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
看来,“鬼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部落,而它与一些人喜爱的“鬼传说”并无实质性关联。
“鬼国”,即流鬼国,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在《新唐书》、《资治通鉴》、《通典》中均有关于它的记述。
《新唐书·东夷传》:“流鬼国,去京师一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东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还说这个国家有一万人部队,居住地寒冷异常,人们渔猎为生,以皮毛为衣,爱养狗。公元640年,流鬼国国王遣使来朝,唐太宗还赐给使者骑都尉的官号。
《资治通鉴》与《新唐书》大致无异,《通典》的记载更为详细一些,即流鬼国“无相敬之礼、官僚之法。不识四时节序。有他盗入境,乃相呼召。弓长四尺余,箭与中国同,以骨石为镞。乐有歌舞。死解封树,哭之三年,无余服制。”

关于唐代流鬼国的地理位置,学术界历来争议不断。然而,根据史籍的记载来看,“鬼国”若为独目人的神秘部落,那么它应该疑似在当年中国大地上存在过。

科考人员的合影
神秘生活,三道海子独目人有三只眼?

通天巨人
毫无疑问,三道海子巨石堆阵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专家们做过测量,整座巨石堆预计花费石料5万方,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显然,这是独目人集体劳动的成果。专家们在对巨石堆周边地区的考察中,发现了当年开采石料的采石场,就在巨石堆的对面,是一座裸露的石山,石山由层层叠叠的页岩构成,它的材质与巨石堆的原料完全相同。
然而,独目人营造一座如此庞大的巨石堆是作来干什么呢?专家们认为,它必定寄托了独目人当年某一种神秘而崇高的信仰。原始先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必然能够获取上天的感应,并得到上天最正确的指引。
同时,三道海子的考古证实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以前,有一个势力强大、文化发达的族群分布在俄罗斯图瓦、蒙古西北和中国以青河、富蕴为中心的阿尔泰山地区。
在图瓦人的史诗中,独目巨人被描绘成一位口中喷火、鼻孔冒浓烟、前额独目闪闪放光的异人;而在哈萨克人的神话中,它则是一个出现在荒野深山、力大无比、刀枪不入的钢铁之身。
传说在这里丰富了历史,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网友想像中的独目人

根据这些描述以及考古发现,学者们认为,独目人可能与我国古代的“塞种人”有关,其金刚不坏之身可能与出产黄金的阿尔泰山有关。一方面是阿尔泰山岩画里有独目人出现;另一方面是新疆青河县曾经出土过两件的塞人种金器,一为金马,一金虎。金马飞翼高耸,体态优美;金虎怒目圆睁,动感十足。
这分明是为神秘独目人部族曾在阿尔泰地区找到了理论论据。甚至有专家认为,当年,这支强大的独目人部族常年活跃在阿尔泰山地区,曾经为争夺当地的黄金矿产与周边部族发生了激烈的战争。而研究古代玉器的专家还考证出,当时的商王朝为了开采新疆玉石,还与独目人部族进行了长达3年的争战。
青河,在蒙古语里意为“美丽清澈的河流”,其间流淌的还有诗意而神秘的传说,被凝固在三道海子巨石堆阵里的历史,让人们有了太多的想像空间。令人惊叹的一个巧合是:在专家们对于独目人的解读里,独目人亲非只有一只眼,而是有三只眼,在额头之上还有一只传说中的“神眼”或者说是被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丢失”的智慧之眼,这与独目人谷中的三座湖泊在一起等待着科学的进一步探索。(文/路生)

独目人谷

上古“独目人”与神秘的“鬼国”,传说为黄帝孙辈,真相让人意外
符号帝国  17-10-0716:57
在中国上古神话里,记载着一个神奇的“一目国”,这个国家的人被称为“一目民”,一只大眼睛长在大脸中间,以黄米为主食。《山海经·海外北经》载:“一目国在其(烛阴)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传说他们都是少昊帝的后裔,具有远古皇族血统。《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少昊之子,食黍。”少昊帝就是黄帝的长子,被称为“白帝”,上古五方帝之一。
如果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一目国人的颜,长得应该就是《大鱼海棠》中灵婆那个样子。但这毕竟是动画片,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天真地把它当成历史现实来看。
不只华夏文化里有独目人这个物种,西方文化里也流传着独眼巨人的传说。根据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考察,据说就在新疆阿尔泰山一代。这位脑洞大开的历史学霸还兴冲冲地为独目人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独目人》,也不知道这本书后来怎样了,但看这阵势,他本人肯定不是闹着玩的。遗憾的是,这本书应该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人还是持怀疑态度,也就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书中记载的具体情形我们不得而知,一时独目人的来历和去向都成了一个谜。
1898年,有一个探险队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了一个大陨石,随后又发现了大量的岩画,其中的人物画面部特征都是脸的中央只有一个圆点,与《山海经》中所描写的一目民十分相似,令人匪夷所思。
2000年,台湾的一个考察队再次在阿尔泰地区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在清河县境内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堆,看起来年代十分久远,又像是从空中陨落,最奇特的是,这个巨大的碎石堆外围还有一个石头堆成的圆圈,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眼睛。一时考古界震动,独眼人是否存在的讨论再次沸沸扬扬。
根据史料的记载,在古代还有一个被称作“鬼国”的部落,根据多位学者的考证,它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一目国”。《山海经·海内北经》:“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一目。”著名神话学家袁珂注:“鬼、威音近,当亦是此国。”因为一目国的人是少昊之子,姓威,而在古代“威”和“鬼”读音很接近,同属于一个韵部,所以可以通用,所以说鬼国和一目国很可能就是同一个诸侯国或者部落。
但这毕竟只是猜测,仅仅从文字的读音接近来解释有些牵强,还是缺乏说服力,众多的神话迷们表示不服!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古时候《周易》中记载的“鬼方”,《资治通鉴》中所载的“流鬼国”很可能都是同一个地方。《周易·既济》:“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新唐书·东夷传》:“流鬼国,去京师一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东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
不过《山海经》的另一个版本中的一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珍贵的线索,《山海经》(今本无)云:“北方有鬼国,说螭者谓之龙物也。”我们注意到,他说北方有一个国家叫鬼国,把“螭”叫做龙物。从字面意思看,似乎令人不知所云。如果一细想就解开了整个的谜团。
古代很多传说故事里还有“龙骨”一说,但到头来基本都是动物的骨头或者人骨,这并不是古人故意要坑人(值得怀疑),只是古代对死亡都心存敬畏,是一种隐晦的说法,而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一种神秘的“骷髅文化”,把人的头骨骨骼看得很神秘。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会发现一下子豁然开朗。同时西方学者的考察中也有记载,在阿尔泰山一带曾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部落,他们骁勇善战,喜欢戴一种独特的面罩和头盔,把整个脸都折起来,只留两只眼睛露在外面。这与古代关于“一目民”,“独目人”的描写非常相似。因为人类历史上找不到有一只眼睛的人种,我们只能将这种“独眼人”的描写看做是一种装饰或者面具来看待。
加上《山海经》本来就是一本“巫术”文化背景的奇书,里面的意向不能当做史实来理解,大多是一种文化符号,只具有象征意义,而并非实物。
所以,所谓的“一目”只不过是因为“看起来像”,也正好是这个民族最鲜明的特征。第一眼看到的话,也就只有它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就这么称呼了。但这个结果确实有点意外,令人猝不及防。本来一个简简单单的面罩,古人为什么非得说成“一目”呢,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理论坛

GMT+8, 2024-12-27 10:29 , Processed in 0.0700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