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回复: 1

三国军事技术:格斗和远射兵器、防护装具和马具、军用车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1 15: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格斗和远射兵器
一、格斗兵器
三国处在冷兵器的铁兵器发展期。其格斗兵器以矛、戟、刀为主。矛是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武器,后部有骹,以安装竹、木、藤等长柄。矛用于步战和骑战。使用长柄矛的名将,如张飞在长坂拒后时,瞋目横矛。丁奉同魏军追兵战于高亭时,“跨马持矛”。在作战中,矛可用于直刺。公孙瓒用来刺胡,吕布用来刺郭汜,阎行用来刺马超。矛的长柄较长,阎行矛折,拿折矛挝马超脖子,几乎杀死马超。典韦率领的数干名应募陷阵者,手持长矛撩战。最长的矛是濊(东夷国名。辖境在今朝鲜临津江以东至海)制作的,“长三丈,或数人共持之,能步战”。长柄矛是制式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刘表支援黄祖,一次派出5000长矛兵。长柄矛是关西兵擅长的兵器,连关西妇女也载戟挟矛。还有特制矛,公孙瓒率数十骑外出时,遭遇十倍敌人,交战时,“乃自持矛,两头施刃”,是矛柄两端各安矛头,使其有两个矛头。
戟是一种把戈的勾、啄和矛的直刺功能结合于一身的武器。戟头横出小支,整个形状如“卜”字(见图)。吕布为刘备解袁术大将纪灵之围时,在营门树戟一只,双方约定,如射中小支,则袁、刘解斗。举弓射戟,正中小支。戟的小支原是横枝,整个戟呈“卜”字形。到了本期,横支逐渐弯曲上翘,减弱了勾的功能,增强了刺和叉的功能。典韦阵亡前,“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说明小支上翘后,叉法威力大增。戟是制式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官渡战前,袁绍檄州郡文称自己的部队“长戟百万”,此说虽有夸张,但也说明其装备之多。袁绍还有大戟士700余人为左右随从。



山东诸城出图铁戟

戟分长短,长戟又称大戟,典韦同张绣作战时,用长戟左右击敌。魏繁钦《征天山赋》“左骈雄戟”,是说左骑用戟。短戟又称手戟。手戟是单手握持的短柄戟。曹操年轻时,私入中常侍张让室内,被发觉,舞手戟自卫。供双手所持的两戟,称双戟。曹丕称:余少晓持复(手持两件兵器),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典韦喜好手持大双戟。军中谣谚:“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说明典韦手戟每只重40斤,折合今8.9公斤。
手载也可投掷。董卓拔手戟掷吕布。典韦手持10余只载,敌至5步,大呼站起投掷,无不应手而倒。孙策席间向严舆投掷手戟,严舆当场死亡。虎伤坐骑,孙权投掷双戟,虎受伤而逃。在长坂,有人报告赵云降曹,刘备不信,将手戟掷向报告人,表示对错报军情的气愤。手戟随身携带,不用时插在项背上,因此孙策同太史慈交战时,“揽得慈项上手戟”。
刀是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兵器,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出土的三国刀是环首刀,直体长身,薄刃厚脊,短柄,柄首加有扁圆状的环(见下图)。质地有铁刀,有刃部经过淬火的刀。东汉章帝、安帝时有50炼、30炼的剑和刀。到三国时,出现百炼刀,即百辟宝刀。曹操下令作百辟刀5枚, 3年造成,分给五子防身。防身刀称佩刀。鲁肃关羽益阳会谈,“诸将军单刀俱会”,即允许将领带佩刀赴会。有的短刀,可藏匿在衣中。越骑校尉伍孚伺机谋刺董卓时,朝服里挟有佩刀。短刀之外,还有长刀,典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
后世传说骑将关羽使用长刀一青龙偃月刀,没有事实根据。《三国志》及裴注都不见骑将使用长刀的记录。陶弘景《刀剑录》称“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武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羽败,惜刀投于水。”这里说的刀是短刀。《三国志.关羽传》记杀颜良说,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也并没有说使用长刀。根据“刺”字,大约不是用矛,就是用戟,同时随身可能配有短刀,以便对所刺杀的敌将,能够“斩其首”。



左图四川忠县出土铁环首刀;右图江西南昌出土铁环首刀

造刀技术日趋精良,造刀业规模增大。一次造刀动辄上千。蒲元为刘备造刀5000口,在斜谷为诸葛亮造刀3000口。孙权一次赏赐甘宁刀百口。由于生产量大,铁环首刀基本取代长剑,成为军中最主要的格斗短武器。
剑是两汉短柄格斗武器。西汉以来,铜剑减少,钢铁剑增多,功能向随身防护转化。魏文帝佩杨修所赠宝剑。魏高贵乡公、齐王芳也都佩剑。
斧退出战斗,用于护卫。曹操宴请来降的张绣及其将领时,典韦手持径尺大斧站立身后,随曹操所到之处,举斧注目对方。张绣及将领无人敢于仰视。
二、远射兵器
远射兵器以弓弩为主。弓是弹射武器。东北少数民族的弓最优良。肃慎的弓长3尺5寸,秽、貊进贡良弓,挹娄弓长4尺,力如弩。汉末弓矢普及,连妇女也都弦弓负矢。风气逐渐传入中原,促成曹丕等一批人,自小酷爱弓马。
弩是装有张弦机械、延时发射的弓,命中率和射程都超过弓。关键部件弩机,多有出土,例如:南京石门坎出土的魏正始二年(241年)弩机,四川郫县出土的蜀国景耀四年弩机(缺悬刀),吴大激所藏蜀国建兴八年(230年)驽机,上虞罗氏旧藏章武弩机等。
优质弩的弩材是精选的。魏陈琳《武军赋》称:“弩则幽都筋角,恒山糜干,通肌僵骨,直矢轻弦,当锋摧决,贯遐洞坚",说明北方良弩选用幽州筋角、恒山(今河北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聚桑。吴国朱异赋弩说:“南岳之干,钟山之铜”,说明南方良弩选用荆州衡山木材、建业钟山之铜。
蜀国把监造者和工匠姓名铭刻在弩机上表示责任。景耀弩机郭上铭文是:“景耀四年二月卅日,中作部左兴业,刘纯业,吏陈深,工杨安作。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中作部是中央武器制造工场。人名是监造官吏和工匠。1石为120 蜀斤,1蜀斤为今0. 2228公斤。十石机是不靠臂力开张的具有267.3公斤强度的劲弩。三斤十二两是其重量。有的弩,装有连射机械,称连弩,积弩。诸葛亮改进连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次十矢齐发,称为元戎。魏国马钧认为,元戎“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吴国则有神锋弩,射程达3里,可贯穿三四匹马。
三国时创造两种用弩战术: 一是以众多连弩齐发,形成箭雨。如江陵之战中,吴军凿通七条道路进攻魏军,魏将王昶“使积弩同时俱发”。二是以弩、弓、石块并用,综合抛、射功能,形成矢石交加。用弓弩,以居高临下最有利。木门伏击战中,“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射死张郃。
矢,或称箭,是一种以弓弩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武器。挹娄的矢用梏木制杆,长1尺8寸,以青石做镞,矢上浸毒,人中必死。魏国也制毒矢,关羽左臂中流矢,医生确认矢镞有毒,已入于骨。矢有时又与火结合,在靠近箭簇部位绑缚浸满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点燃后用弓弩射出纵火,制成远射火攻武器的火箭。魏军常以它守城。诸葛亮进攻魏军陈仓时,守将郝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寿春之战中,司马昭“围上诸军,临高以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具”。后世靠火药燃气反作用力推进的火箭,也借用这一名称,但抛射动力和攻击效果已大有改进。
发石车是运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战车。官渡之战中,曹军造发石车,用飞石击破袁军楼橹。发石时,声响如雷,袁军称其为霹雳车。司马懿围攻襄平时,也用发石车发石攻城,使城中公孙渊处境窘急。运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方法,古代称为“飞石”、“旝”。抛石机始见于春秋末期《范蠡兵法》和《左传》桓公五年(前707年)。三国失传。曹操恢复古法,把该机安装在战车上,首创车载抛石机,与古法定装式机相比,具有可机动性和较强的击、砸摧毁力,是重型远程抛射兵器的一大进步。
第二节、防护装具和马具
一、铠甲
三国时所用防护装具,有铠甲、兜鍪、马铠和盾。铠甲是披挂在将士身上的防护装具,皮制叫甲,铁制叫铠,先秦用甲,战国后期出现铠。制作时,先制成若千小的皮革片和铠片,穿上孔,再用绳子等编联而成。三国时,以铠为主,甲也盛行。制铠生产能力较强,扬州诸葛诞一次制作 上千人的铠。铠分大小两种。小铠紧身所穿,越骑校尉伍孚行刺董卓时,外穿朝服,内着小铠。大铠为将士行阵所穿,曹操说,官渡之战时“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铠甲是重装甲步兵的装备,也是骑兵的装备。
铠用以护身。曹彰北征代郡乌丸时,铠中数箭,意气益厉,铠保护他没有受重伤。濮阳之战中,典韦让应募陷阵的数十人穿两重,铠,代替盾防身,以便腾出双手持长矛作战。铠甲缺点是太沉重。为了减轻负担,部队经常不被甲,铠甲放在辎重车上,载着随军行动。曹操征乌桓开进途中,多数人轻装行军,铠甲远在后面辎重车上。一旦同乌桓骑兵突然遭遇,来不及被甲。张绣以车少不便载甲为由,使曹操批准其全军被甲,尔后闯入曹营掩袭了曹操。
二、新型铠
三国出现了若千新型铠。曹植在《先帝赐臣铠表》中,列举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和马铠五种新铠。黑光铠或许同西汉的玄甲有关。玄甲是铁铠,有黑光,大量装备于曹军。曹丕有诗:“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卤城之战,诸葛亮获魏军玄铠5000领。明光铠,由于该铠胸前、背后两面各有金属圆护,在阳光反射下,发出明光而得名。两当铠,类似衣服中的两裆衫,一片当胸,一片当背,总共两当,在肩上用带子把前后两个当片扣联,腰间用腹带系扎而成。环锁甲状“如连锁,射不可入”,流行于西域,魏时传入中原。上述名铠,都是质量上乘的稀有铠。
蜀国也研制了新型铠。南朝宋明帝御仗中有诸葛亮筒袖铠,其铠帽(又称铁帽)二十五石弩不能射入。出土的西晋以来的简袖铠、胸铠和背铠相互联缀,肩部披有不长的简袖。这种铠大约在诸葛亮时已在蜀军中流行,所以有这个名称。
盾是手持的防护装具。官渡之战中,袁绍军居高射曹营,矢如雨下,曹军蒙盾而行。盾表面蒙有皮革,所以公孙瓒军在力战无粮时,煮吃弩盾蒙皮。
三、马具
马具是便于骑士骑乘的器具。具的完善,是骑兵发展的重要条件。魏国的具,有战国秦汉以来的马羁(马络头)、衔轡,有汉以来的马鞍。曹军在潼关渡黄河时,马超军进行攻击,箭如雨下,曹将许褚举马鞍遮蔽曹操。魏国太子舍人张茂向魏明帝上,书说,自从衰乱以来,四五十载,马不舍鞍。上述材料说明当时马鞍已经普及,但还没有马镫出现。

第三节、军用车
一、运车
军用车有运车、战车、司南车、记里鼓车。运车数量最多,主要运输粮食、营帐、铠甲等军用物资。袁绍为了运输粮谷,一次动用运车数千乘,被曹将徐晃、史涣全部烧毁后,又用辎重“万余乘,在故市、乌巢"遂行运输任务,可见其数量之多。运车车队经常随军行动,极为艰苦。曹丕在黎阳作诗描写道:“殷殷其雷,檬檬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蒙途冒雨,露衣濡裳。”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运车跋涉险路,车行忽高忽低,车夫饥肠辘辘,有的向前栽倒,有的向后倒下,细雨把衣裳都打湿了的艰辛场景。
二、木牛流马
为了适应褒斜道等山地运输需要,节省人力畜力,诸葛亮改革运车,制成木牛和流马。建兴九年(231年)二月,他“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十年,在黄沙(今陕西沔县东20公里)“作木牛流马毕”;十二年,“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本牛流马是诸葛亮所作,也有的说是诸葛亮西曹掾蒲元所作:“亮欲北伐,患粮难致。元牒与亮曰:‘元辄率雅意,作一木牛,廉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人载一藏之粮也。””或说作者还有庞力等人:“按亮集督军庞力、杜睿、满元、胡忠等推意作一脚木牛,其法....。很可能是以诸葛亮为主,发挥集体智慧制作成功的。
木牛流马的形制构造,在《诸葛亮集》“作木牛流 马法”中,有详细记载。说木牛,“一脚四足”,“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说流马有“前脚孔”,“后脚孔”,“前轴孔”,“后轴孔”,“前杠孔”,“后杠孔”,“后杠与等版方囊二枚”,“每枚受米二斛三斗”,“前后四脚”,“形制如象”,等等。木牛流马的实物没有流传下来。后世有人按文献记载复制,都未能如愿,很可能是“作木牛流马法”文字有错讹,因此至今疑不能明。木牛流马适应了艰难的蜀道,缓解了蜀国人力物力的紧张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诸葛亮北伐的粮食运输。
战车,有冲车,发石车等。
三、司南车
又称指南车。利用磁针在地磁作用下保持在磁子午线平面内的性能制成,行军中随时指示方位。青龙三年(235年),魏明帝命博士马钧作司南车。起初,马钧同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高、秦二大认为古代没有指南车,文献记载不实。马钧坚持古已有之,认为空头争论不会有结果,不如进行试验,立可见效。两人报告明帝,明帝下诏命马钧制作,于是制出了指南车。
第四节、军事筑城和攻城器械
一、城
城是中国古代都邑周围构筑的有门的防御性墙垣,是永备筑城的基本形式,是战略要地防御的重要依托。筑城有都邑式和线式两种。三国时期,主要斗争发生在内地,而不在游牧民族入侵的边境,因此以都邑筑城、而不是线式筑城为主。所筑之城也很有限,多数是在国力略有增强的情况下,在新的边防重镇、重要治所、后方重镇等战略要地兴建的。三国时的筑城,有三种情况:
第一,建立新城,如孙权镇丹徒所筑的京城(今江苏镇江),诸葛亮在汉中所筑的汉(今陕西勉县东南)、乐(今陕西成固东)二城。
第二,保留旧城,加筑新城。诸葛亮北伐时,李严移驻江州(今重庆市区嘉陵江北岸),在秦张仪所筑江州旧城的外面,加筑大城,周长16里(约今7公里)。魏国曹真令其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守将郝昭加筑新城,形成上城(旧城)、下城(新城)并存的格局。
第三,拆除旧城,在附近另选新址建城,如魏国东线重镇合肥,其旧城南临巢湖、长江较近,利于吴军沿水道进兵攻击;北距寿春较远,不利于魏军从寿春出援。青龙二年(234年)魏国将旧城拆毁,在旧城以西30里奇险之处另建新城。
筑城有如下特点:
1、新建和另建的城,规模一般不大。公孙瓒在蓟城(今北京市区西南部)东南另筑一对抗刘虞的城,史称其为“小城”。孙权筑京口城,方圆630步,合今仅1.5里。刘备征吴时,在秭归筑城,“依山即坂”,“南临大江”,方圆2里,高1.5丈。
2、必要时加筑重墙,以增强防御能力。在诸葛亮大军围攻魏陈仓城时,城内紧急增筑重墙,以增强防御的稳定性。3、城外加筑城堡,同大城构成掎角配置。曹操在邺城以西以北易受攻击的方向,构筑了两座讲武城,与大城相互支援。
4、在城内加筑称为“京”、“台”的高大土台,以控制制高点,增加安全度。易京城以京多而命名,每京高达五六丈,公孙瓒所住的中京高达10丈。曹操在官渡城中也构筑高台,后人称为中牟台或曹公台。又在邺城的西北隅“因城为之基”,构筑三座高台。三台列峙,高耸如山,同易京相仿佛,而规模更雄大。铜雀台居中,高10丈,有屋百余间;金雀台在南,高8丈,有屋109间;冰井台居北,高8丈,有屋140间。至今仍残存有土台遗迹,其高度金虎台为8~9米,铜雀台为3米。
在筑城技术方面,城墙多用土夯筑,孙权时重筑的石头城(今江苏南京西北清凉山),借用石头山山势,称作石头城,实际上城墙用土夯成。《丹阳记》说,“石头城吴时悉土坞”。直到东晋义熙年间,才加砖垒石。三国时期的筑城一是土墙很坚固。 易京城在后赵建武四年(338 年),被石虎以2万人拆毁。但到北魏郦道元时,“其楼基尚存,犹高一匹余”。二是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如石头城借用一段天生石壁,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上述新建、增建、另建的城,防御能力较强,如果守城坚决得法,即使使用冲车、云梯、土山、地道等多种攻城手段,也往往对其无可奈何。陈仓城经过修缮以后,魏军以千余守兵,防御诸葛亮数万兵力以云梯、冲车、百尺井阑、地道等各种手段的进攻,坚守20多天,迫使其退兵。合肥新城由于新址后退一步,使来攻的吴军不得不远离水道作战,丧失其近水攻城作战的优势。张鲁所部依靠线式筑城及山险防御,迫使曹操决策退军。
二、坞
坞是一种规模比城小的永备筑城,形制同壁、垒、固类似,常与壁连称,构筑简便,容易普及。西汉中后期始见于记载。兴起初期,主要构筑于边境,屯驻边兵,是国家的守备设施。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在内地民间。黄巾起义期间,内地坞壁骤然兴盛。地方豪强以筑坞拥兵保境,抵抗义军。著名的有许褚壁等。及至群雄混战以来,筑坞风气不衰,出现鄜坞、袁术固等,甚至蔓延至大城市。李傕在长安城分治地界内,筑北坞、南坞,把献帝劫持到南坞,接着强行转移到北坞。汉献帝出奔长安,路过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时,沿途坞璧丛立,“其垒壁群竖,竞求拜职”,以致官印刻不过来,草草用锥画代刻。袁、曹相争时,袁绍本郡门生宾客散布在曹操后方汝南各县,据有数十座坞壁拥兵抗拒,极大地牵制了曹操。连诸葛亮逝世的地点,也在郭氏坞。坞壁之盛,可见一斑。
内地修建坞璧之风,直到曹操统-北方以后,才逐渐歇息;但是在西部地区并没有停止。“(邓)艾在西时,修治障塞,筑起城坞。晋朝泰始(265~274 年)中,羌虏大叛,频杀刺史,凉州道断。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吴、蜀两地,筑坞较少。蜀国益州南部,偶有筑坞。越嶲(治邛都, 今四川西昌东南)太守张嶷.“以郡郛宇颓坏,更筑小坞”。
坞的防御体系颇有特点:
1、许多坞依险构筑,如袁术固筑在少室山西,“四周绝涧,迢递百仞”,“一夫守隘,万夫莫当”。
2、大坞的规模某些方面与城类似。坞与城有区别,无严格界限。小城有时也可以称坞,如《丹阳记》称石头城为“土坞”。大坞如董卓的郿坞,周长1里100步,同长安城等高,达到3丈5尺,存粮30年,号称万岁坞。董卓自称:“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可见它实际是座小城。
3、有些坞筑在围堑中,形成围堑中有坞。最典型的是易京。易京,人称易京城。所谓城,实际上是十重围堑,塹里是坞群。群坞形制为众多的井式高楼。
《水经注.易水》称“其楼基(即京)尚存,犹高一匹余,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楼,即瓒所堡也”,高楼就是坞堡。公孙瓒众将家家各作高楼,楼以千计。公孙瓒所住的中京楼加铸铁门,存谷300万斛。自称:兵法百楼不攻,今天我楼橹千重,吃尽此谷,足可知天下之事。公孙瓒采用围堑中构筑群坞的方式,证明所部是一群豪强的联合,需要顾及各自的利益,所以除了构筑统一的围堑而外,还要构筑各家的坞堡。
4、坞传入东吴后,带有地方色彩,同水战结合起来,依水筑坞。黄初四年(223年)吴将孙盛率万人守备百里洲(今江陵以西江心中),在洲的四周临江筑坞,作为抗击从水路进攻之敌的依托。濡须坞则背山临水修筑,作为掩护东吴军从陆地撤入战船的依托。
三国时期的坞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黄巾起义期间获得大发展,是中小豪强赖以防御、分割黄巾军的依托,也是他们在军阀混战中对抗大军阀的蚕食和掳掠的重要凭借。如原河间太守、旧族冠冕陈延,凭借家乡上党的堡壁,坚守60多天,终于保全了堡壁,阻止了军阀张杨对其宗族妇女、资货的掠夺。坞还是水陆联合作战中的重要筑城工事。坞中最具战略价值的,莫过于濡须坞。它由于建筑在水陆战略要地上,多次起到阻止曹军沿濡须水进入长江的作用。
三、楼橹、井阑、土山、地道
攻城设施有楼櫓、井阑。楼橹顶端设望楼,以嘹望瞰制敌城。在攻城时,同土山配合使用。楼橹上的兵士侦察和报告城中动静,土山上的射手根据其指示发射箭矢。官渡之战中,袁绍作高橹,起土山,射曹营中。司马懿围攻襄平之战中,起土山,修橹。《三国志.甘宁传》记载,曹仁令五六千人围困吴将甘宁于夷陵城时,“设高楼,雨射城中”,高楼即高橹。为保持上下平衡,不失重,楼橹上的人数不可过多,不可能“雨射”。“雨射”应该是出自土山,只是《甘宁传》行文求简,没有提到曹仁“起土山”罢了。
井阑,是用木材制造成井栏形状以控制制高点的攻城设施,作用类似土山。在没有条件或来不及堆筑土山时,紧急制造井阑以代替土山。诸葛亮进攻魏国陈仓城时,“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其井阑高达百尺。
土山、地道是用于紧急攻城的军事工程。起土山,目的在据有制高点,发射箭矢,居高临下压制敌军.挖地道,是从地下穿越敌城墙、营围,配合地面部队攻入敌城围内部。在攻城作战中,经常实施起土山、挖地道的工程。诸葛恪在围新城之战中,曾起土山;夏侯尚在围江陵之战、诸葛亮在围陈仓之战中,曾挖地道;袁绍在官渡之战、曹操在攻邺之战、司马懿在攻公孙渊襄平之战中,则同时实施了两种工程。土山、地道在守城中,也偶尔使用,主要是同攻城敌军争夺制高点,阻止敌军由地道攻入城中。如官渡之战中曹操针对袁绍起土山,挖地道,“亦于内作之,以相应”。诸葛亮攻陈仓城时,挖地道,企图入城,魏将郝昭在城内“穿地横截之”。
四、攻城器械
攻城器械常用冲车、云梯等。云梯和冲车,是古已有之的攻城器械,诸葛亮曾用以攻击陈仓城。吴国有攻城车。张昭侄子张奋20岁,“造作攻城大攻车”。魏将臧霸率轻船袭击徐陵时,“烧攻城车”。
以上攻城器械,当时称为攻具。攻具又大又笨重,有时是预制,有时是攻城时候临时制作。如曹操攻濮阳吕布时,“令军中促为攻具”。魏将郝昭临终前承认,他为了制造攻战具,屡次挖掘坟墓,盗取优质木材。为此慨叹将领不可当,还叮嘱儿子不要为自己厚葬,以免这位盗墓者身后也被盗墓。
第五节、障碍物、 军用道路和伪装
一、垒栅、鹿角和堑
军队驻地的周边,通常都要设置野战障碍物。这些障碍物,一般为非永备筑城,包括地面上的垒、栅、鹿角和地面下的堑等。垒是军营外起防护作用的简易墙壁。由于坞四周有墙,有时也称垒;但是垒通常是指军队驻屯时,在营地周围临时构筑的简易墙,是非永备筑城。渭南之战中,曹军渡渭以后,“地又多沙,不可筑垒”,以后泼水浇沙,天寒结冰,筑成临时用的简易沙墙。遇到特殊地形,筑垒较为困难。司马懿在襄平城外筑垒,由于城北、城东有水面,筑的垒无法合拢,于是把战车相连,放置在水中,再在车上镇放积石,塞以鹿角,筑成水上障碍物,同陆地上的垒相连,终于使其合拢。
栅,是栅栏障碍物。在山地等特殊地形,如在荆、益交界的群山中,无处取土构筑围堑,常就地砍伐山间林木,制作木栅代替围堑。孟达所在的上庸城三面阻水,在城外树立木栅自固。攻城的敌军如司马懿,必须先渡水破栅,才能直抵城下。夷陵之战中,刘备在山间驻军,宿营时唯有砍伐山木,以树栅进行自卫。树栅简便易行,缺点是易遭火攻。刘备军在夷陵一带师老兵疲后,木栅这一弱点被陆逊所利用,终于招致覆败。
鹿角,是用伐倒的树木制成的呈鹿角状的障碍物。司马懿谈到其制作方法时说,“又当将斧三百枚,破树木,作鹿角”。它通常设置在围堑的前沿,以迟滞敌人的进攻。刘备、周瑜把曹仁围困在江陵时,命关羽封锁江陵以北的道路。曹操汝南太守李通南下增援时,遇关羽军,“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证明关羽军鹿角设在围的前沿。吴将甘宁率健儿百余名,夜间“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也证明鹿角设在营垒的前沿。排除鹿角的方法,一是拔,二是烧。当企图迅速通过鹿角障碍地时,用拔,如李通下马拔鹿角入围;当企图在相持中破坏敌障碍物时,用烧,如刘备以夜暗为掩护,烧坏汉中曹军本营15里外的鹿角。曹军主将夏侯渊率兵巡视,及时补,上所烧鹿角,但是遭蜀军掩袭身亡。
堑,是壕沟式障碍。一般情况下,凿塹以后,用挖出的土方同时筑围,所以营堑、堑垒、围堑多连称。为了加大塹的障碍,有时还引附近的河流灌注其中。堑往往颇具规模。曹操攻邺城时,所凿的堑周长达40里,广深2丈。魏军在距襄平城百步凿重塹时,对于近水不能凿堑的沙地,则不凿堑,只是在沙地上筑障,同堑相连。沙地筑障的方法,是用大木椽穿在车轮中,然后把车轮竖置安放,筑成与堑配合的围障。
垒、栅、堑、鹿角等诸围的应用广泛。军队宿营,特别是接敌宿营时,必须就地筑围,以防敌人侦察、渗透和偷袭。曹将夏侯渊在阳平关防御刘备进攻时,其军筑有东围、南围。军队驻止以后,如果不及时构筑围堑,将处于无依托的易受攻击的不利地位,可能危及军心。董卓部将胡轸率步、骑兵5000去进攻孙坚,到达孙坚所在的阳人城下,夜幕降临,部队来不及构筑堑垒就宿营了。由于失掉了安全感,流传出孙坚军已经出城,正在前来进攻的谣言,军众惊扰不安,终于不战自溃。凿堑、筑障是围城时长期困敌的重要手段。曹操在急攻邺城不下以后,凿塹围城,断绝城内外联系,切断守城部队的粮道,造成其粮食恐慌;三个月以后,城中饿死过半。襄平被司马懿凿堑长期围困后,城中粮尽,人相食。凿堑又是守城时防止敌人沿地道偷袭城中的有力措施。官渡之战中,曹操在营内凿长堑,使袁军的地道进攻不能奏效。为了防御敌人攻城而不是打破其围城时,守城一方也可以在城外筑堑,以增加防御纵深。
二、军用道路
军用道路有急造军路、甬道、栈道和水道。急造军路,是军队为应急通行而修筑的简易道路。曹操取道卢龙塞(今河北遵化西北)北征乌桓时,该卢龙道路从刘秀建武年间以来,陷坏断绝,近二百年。曹军在当地豪强田畴的向导下,探寻旧径,掘山填谷,急造军路500余里,循此路急进,达成战略突然性。曹军在山地短时间完成的这项巨大工程,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战略上都堪称辉煌成就。
甬道,是为防止敌人抄掠辎重,而在路两旁设有墙垣等障碍和掩蔽的道路。甬道最早筑于秦始皇甘泉宫,以保证皇帝行踪的秘密和安全。秦末章邯、刘邦开始把它用于战争。渭南之战中,曹操西渡黄河以后,沿河构筑甬道,保障河东郡粮草沿甬道安全南下。由于野战中来不及构筑甬道的垣墙,便用连结的车辆和木栅,代替土墙,在仓促条件下筑成临时甬道,也是一个创造。
栈道,或称阁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设的有梁有柱的木质悬空通道,主要分布在蜀道中,以褒斜道上的栈道最为险峻和典型。褒斜道是穿行在秦岭褒谷、斜谷中的谷道。该道有多处需从峭岩陡壁上穿过。为此,在这些崖高水深、车辆无法通行的地段,修筑了栈道。修筑的方法,是在高出通常水位3~5米的岩壁上,凿出众多方孔,在孔中安插、架设方形阁梁的一端,另一端立柱承托。诸葛亮同其兄诸葛瑾谈到赤崖以北的阁道时说:“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立柱除了立在水中以外,也有的以斜柱立在岩壁间,即在同一面岩壁上,在方形岩孔的水平线下,再凿方形或圆形的岩孔,立柱支撑。梁柱相互间用榫卯扣合,梁上铺木板,可以悬空通行一辆车。
褒斜道是连接益州和关中的主要通道,在东汉末年,时塞时通。初平年间,刘焉把张鲁派到汉中,令其毁坏褒斜栈道,断绝益州同外界的联系,以便于割据。曹操第一次争夺汉中时,鉴于褒斜道不通,走陈仓故道。夺到汉中后,修理了栈道。第二次来同刘备争夺汉中时,才走褒斜道。北伐中,赵云等从褒斜道退兵,“烧毁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以阻止魏军追击。蜀建兴六年,诸葛亮对毁坏部分作了修复,但是“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赵云字)与邓伯苗(邓芝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太和四年,曹真攻蜀时,发动全部战士在褒斜道“凿路而前”,边修复该道边进军。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率先沿该道退兵南归,“所过烧绝阁道”,杨仪等紧追不舍,迅速“槎山(凿山)通道”,进行修路。钟会灭蜀时,从褒斜等道前进,命牙门将许仪在前修道。褒斜栈道的通塞,成为军事斗争的重要内容;大军每次通过该道时,多数伴有繁重的修理栈道任务。
水道,指为军事目的人工开通的内河运输道路。水道的开通有两种情况:一是凿渠通运。 曹操征乌桓前,为了解决军粮北运,开凿平虏、泉州两渠,连通漳水、呼沱河、狐水(在河北,上游为大沙河,下游为大清河)、 潞河(今北京通县以下白河),使军粮可从邺城水运到无终(今天津蓟县)。二是遏水通运。曹操攻邺之战前,在淇水入黄河口投进大枋木筑堰,逼淇水改道,流入白沟以通粮道。在解决船只搁浅时,也使用遏水法。曹丕从广陵(今江苏扬州北)临江观兵回军的路上,舟师航经精湖(今江苏高邮以北)时,由于中渎水的水位降低,数千只战船滞留在数百里的水路上,无法前进。曹丕打算烧掉一半。魏尚书蒋济在水道上开凿四五道地沟,把船只推挽集中在一起,预制大批土豚(土猪,即填土草袋),遏湖蓄水,一时开遏,船只都乘水势大涨,从中渎水进入淮水,驶了回来。
三、伪装
三国时期所见伪装有疑城、象人。疑城是本无城池而伪装成的城池。东吴在曹丕首次临江观兵时,在长江对岸构筑疑城,进行虚声恫吓。其方法是在江边埋设木桩,围上苇席类草编藩篱,上面设假敌楼,江上浮以船只。从石头城到江乘(今江苏南京东北25公里),连绵相接,弥漫绵延,一夜之内,突然出现。起初,东吴众将认为此举无用,只是在建议人徐盛的坚持下才把它建成。建成以后,曹丕隔江遇望,不辨真伪,心中害怕,下令大军撤退,东吴获得理想的效果,众将方才信服。象人是模拟兵士人像以达到欺骗目的的伪装。关羽败走麦城时,孙权派人进行诱降,关羽伪降,在城上树立幡旗和象人,伪装继续留在麦城,欺骗吴军,实际率部逃出了该城。
第六节、舰船和水上设障破障
一、舰船
舰船是水上军用船只。根据作战中所处的地位,分为主力和非主力舰船;根据任务可分为战船,冲撞船,运船;根据体积可分为大船、小船;根据航行处所,可分为内河舰船和海船。
主力舰船,是活跃在长江江面上的蒙冲、斗舰等战船。“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吴国蒙冲、斗舰的规模更超过刘表。吴将贺齐的“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三国时期蒙冲、斗舰的具体情况不详,但是同唐杜佑(通典》所记,应较为接近。据《通典》,蒙冲是冲撞船,船体狭长,航速较快,常乘人之不及规避,冲撞敌船。船背蒙盖生牛皮,两厢凿棹孔,前后左右设弩窗、矛穴,使敌人无法逼近,矢石不能毁坏。斗舰是战斗之船,船上设女墙,高3尺,墙下开设棹孔;又修建船棚,同女墙齐高,棚内高5尺,棚上又修建女墙,上面不建顶棚。前后左右树立牙旗、幡帜、金鼓。
楼船是大型指挥舰船。上建三重楼,最大者建五重楼,列有女墙,树立幡帜,开设弩窗、矛穴,形状像城垒。由于上层建筑太高,稳定性能较差,遇暴风极容易翻船。如孙权“使(董)袭督五楼船住濡须口。夜卒暴风,五楼船倾覆”。又如孙权在武昌新装大船,在钓台圻试航时,风大盛,亲近监谷利从安全出发,违反孙权命令,拔刀令施工转航。孙权所乘显然是楼船,谷利令转航,是因为“船楼装高,邂逅颠危",所以敢于以死相争。
走舸是快速冲击型战船,往返如飞,能乘人所不及。黄盖火烧曹营时,“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走舸上设有女墙,列有金鼓旗帜。划船的棹夫多,战士少,战士都精锐有勇力。
江上轻型运兵船,有油船,“以牛皮为之,外施油以扦水”。油船可能是魏国的发明,为魏国大量使用。曹操、曹仁、夏侯尚等曾指挥部队乘油船偷渡长江上的濡须中洲和江陵中洲。以上楼船、斗舰属大船,蒙冲、走舸、油船属小船。小船也有一定的规模,当时称吴国出使句骊的谢宏所乘的“船小”,但该船仍然能“载马八十匹而还”目。
舰船中可出海者为海船。孙权派将军率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又派将军、校尉等由海路前往辽东,都是乘海船前往。司马昭“令唐咨作浮海大船,外为将伐吴者”,则三国鼎立后期魏国也有了海船。
舰船有缆绳,称为绠绁。黄武元年,吴军“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绠绁是把船只固定在码头上的缆绳,绠绁一断,狂风把吴船从南岸吹到北岸,造成吴军失利。舰船有舵,称为拖。还有利用风力的帆。赤壁之战中黄盖“因以十艇最著前,中江举帆”。各方舰船可以识别。赤壁战前,刘备在樊口,每天派侦察人员“逻吏”在江边观察等候孙权水军前来会合。逻吏望见周瑜舰船,骑马报告刘备,刘备问,根据什么判断,知道来的不是北方青、徐曹军?回答说:“以船知之”,可见当时魏、吴的船只是可识别的,何方船只,一望而知。至于其识别标志是船形不同,还是另有其它标志,则不得而知。吴将贺齐性喜奢糜绮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檐”,即对于他乘坐的船给予加工雕刻,红漆彩饰,张设青盖红帷。这样的船,当然远望易于识别。
二、火船、火筏
火船、火筏是水战申用以纵火用的小型战船。赤壁之战中,黄盖“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这是火船。魏将夏侯尚等围南郡时,作浮桥,连接江北岸与百里洲。吴将潘璋到上流50里“伐苇数百万束,缚作大筏,欲顺流放火,烧败浮桥”。当这个大筏顺流而下,将要漂向浮桥所在的水面时,自身的芦苇立即被点燃。大筏将带着火势冲向浮桥,把它焚毁。由于大筏是一个庞然大物,因此又叫做水城。
三、水上设障破障
设障器材有铁锁、铁锥等。在晋灭吴之战中,吴人在丹阳(今湖北秭归西南)以下三峡“险碛要害之处”,用铁锁横截江面,又用“长丈余”的铁锥秘密插置江中,以迟滞晋军战船。横截江面的铁索至少需百米以上,跨江架设,难度很大。水中铁锥早有,《水经注》说,“按郭颁《世语》及千宝《晋记》,并言中牟县故魏任城王台下池中,有汉时铁锥,长六尺,入地三尺,头西南指,不可动,....或言在中阳城池台,未知焉是。”水中置铁锥不是新发明,但是放置在激湍的江水中,并把它固定住,技术上是一大进步。
晋将羊祜俘获吴军间谍,具知吴军水中设障情状,其水上破障技术是:
1、以筏吸锥。鉴于铁锥可戳漏战船,便以不怕戳的大筏先行。筏遇见并吸附铁锥,铁锥随筏而去。大筏有数十只,每只方圆各百余步,数量多,覆盖面积大,可把江中铁锥基本破尽。
2、猛火烧断铁锁。制作火炬,长10余丈,大数十围,灌上麻油,置船前,遇铁锁,燃火炬,须臾,烧处铁锁熔化为铁汁,铁锁断绝,水路畅通。
回复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1 15: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牛流马为何物?有代表性的说法是: [朱]高承《事物纪原》卷八
“小车”条认为,诸葛亮所造的“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但《四库全书总目》以为,高承“不知《三国
志》注引亮文集,载所作木牛流马之法甚详,与今之独轮车制度绝不相类。”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五《子部.类书类一.事物纪原》,中华书局影印
本,1965年版)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
一脚四足。 所谓一脚就是一个车轮(“转者为牛足”, 足字应作脚字)。所谓
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柱,行车停车时不容易倾倒。‘人行六尺,牛行
四步’,就是人走一一步,轮转四次。”“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
力四轮车。流马能载四石六斗食粮,比木牛多载,一天大概也只能走二十里。
原来车用两轮,诸葛亮改为一轮和四轮,确是新的创意,用慢而稳的车来节
省运军粮的民力,也符合他那种谨慎的性格。”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理论坛

GMT+8, 2025-1-7 19:27 , Processed in 0.1103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