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8|回复: 0

锦鲤笔记 |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四弹!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2-15 00: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史》对于同学们了解造园发展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正是大部分景观考研院校将其列入必读书目的原因之一。上林苑将持续整理园林史中的易考点和常考点,请持续关注哟!今天依然是本锦鲤压箱底的笔记放送!
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宋)掀起了新一轮的在山野风景地带建置寺观的高潮
灵隐寺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 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当时的佛教寺院可分三种,即禅寺、教寺、律寺,禅寺(院)是以修持禅定为主的;教寺即讲寺,是研究阐扬佛教经典的;律寺则是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的寺院。



“五山十刹”是佛教禅宗名寺的总称,为我国禅林宫寺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寺院。
(南宋)禅院五山是:余杭径山兴圣万禅寺、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杭州灵隐山灵隐寺、宁波阿育王山峰广利寺、鄞县天童山景德寺。
禅院十刹是:杭州中天竺永祚寺、湖州道场万寿寺、温州江心龙翔寺、金华宝林寺、奉化雪窦资圣寺、天台国清寺、福州雪峰崇圣寺、南京灵谷寺、苏州万寿报恩光孝寺、苏州虎丘云岩寺。
寺观园林 (明、清初)
著名寺院: 香山寺、碧云寺(香山寺之北)
小结
私家、皇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都已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另外,文人园林经唐代的启蒙,兴起于两宋,大盛于明代和清初。
园林的创作方法逐渐向写意转化(南宋文人画,加上诸如“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之类的美学观念的影响,对写意园林的兴起起着促进作用。元、明文人画盛极一时,影响及于园林而相应地促成了写意创作的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促成了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
佛教禅宗兴盛,佛教建筑已完全汉化,禅宗与儒学结合,文人禅悦之风,僧道的文人化等因素促成了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进一步地文人化。同时,寺观园林更多地发挥其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皇家园林
乾隆时期进入皇家建园高潮 ,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所谓集锦式皇家园林),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皇家园林实例:西苑、宁寿宫花园、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和万寿山清漪园)、避暑山庄。






所谓集锦式的园林,主要是指凭借封建帝王的权势,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和能工巧匠,将国内国外各类园林的精华,以及山水诗、山水画中所描绘的自然情致,仙居幻境,移植仿建于皇家苑囿之中,形成荟萃名园、景象万千的园林景观。这是北京乃至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一个显著标志。西苑三海、圆明园、清漪园等皇家园林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尤为突出。


承德避暑山庄的“芝径云堤”,仿自杭州西湖苏堤,烟雨楼仿自嘉兴南湖,金山仿自镇江,万树园模拟蒙古草原风光。圆明园的一百多处景区中,有仿照杭州的“断桥残雪”、“柳浪闻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曲院风荷”,有仿照宁波“天一阁”的“文源阁”,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假山等。


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实例:
小盘谷、个园、瘦西湖(私家园林集群);
网师园、留园;




拙政园
半亩园、萃锦园(恭王府花园) ;
余荫山房、林本源园;
罗布林卡
广东四大名园 (广州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
汲古得绠处”:指打深井里的水要用长绳子,比喻要想求得高深的学问,就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下极大的功夫。
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实例:大觉寺、白云观、潭柘寺、法源寺、普宁寺、古常道观、黄龙洞。
寺观园林继承宋以来的世俗化、文人化的传统,仅少量景题含有宗教的内容。
小结
从乾隆到清末,是中国古典园林全部发展历史的一个终结时期。
这个时期的园林继承了上代的传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封建文化“烂熟”的情况,也反映了末世的衰颓迹象。
园林实物大量地完整保留下来,大多数都经过修整开放作为群众游览的场所。因此一般人所了解的“中国古典园林”,其实就是成熟后期的中国园林。
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
民间的私家园林一直沿袭上代的高峰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
园林已由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为主的游憩场所转化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
园林里面的建筑密度较大,山石用量较多,大量运用建筑来围合、分隔园林空间或者在建筑围合的空间内经营山池花木。
造园的理论探索停滞不前 ,中、西园林文化开始有所交流。
总结
宋代为中国古典园林全部历史过程的分水岭,历史上“文人化”最为深刻的皇家园林——艮岳。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封建文化一个组成部分,就其内容的深度而言,涉及到文化的所有层面——物态层的文化、制度层文化、心态层的文化;就其内容的广度而言,它包涵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个主要领域:宫廷文化、士流文化、市民文化。
民间传世的《木经》和官方刊行的《营造法式》,可视为建筑技术特别是木构技术臻于规范化,系统化和成熟的标志。
日本平安时期(北宋)《作亭记》系统地收录了“寝殿造园林”的各项技术,分为两卷,从中可推测出唐代长安,洛阳“山池院”的形象。
中国古典园林历时两个余年的演进脉络,如果提纲挈领地加以表述,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重要的方面:
1、园林的规模,由大而小。
2、园林的景观,由单纯的粗放宏观逐渐发展成为以精致的微观为主。
3、园林的创作方法由单纯的写实,逐渐过度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最中转化为以写意为主。
4、园林的范山摹水,早期为单纯地“再现”大自然山水风景,两晋南北朝至宋代则是通过直观的方式而“表现”大自然山水风景。
5、园林的人工要素与自然诸要素的关系,早期园林的建筑物是简单地散置在山水环境之中。
两晋南北朝到清初则自觉地把建筑布局与山水环境的经营联系起来,以求得两者容糅协调的造景效果,但建筑物仍然是处在一个完整的山水环境之中,造园的自然诸要素始终占着主导的地位。


本章重要园子知识点汇总
园林的成熟期—元&明 &清初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清中后期的著名园子“圆明园”“西苑”等等,这一时期只需要了解即可,重点了解清初的扩建内容。
重点需要记住,寄畅园这个私家园林,是考试常考的园子,平面图要会画!
明代的大内御苑共有六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万岁山、西苑、兔园、东苑
西苑, 性质:是明代大内御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明初扩建工程:
⑴填平圆坻与东岸之间的水面,圆坻由水中的岛屿变成了突出于东岸的半岛,把原来的土筑高台改为砖砌城墙的“团城”;
⑵扩大太液池水面,奠定了北、中、南三海的布局;
⑶在琼华岛和北岸增建若干建筑物,改变了这一带的景观
御花园(“后苑”)
建筑密度较高,共有十几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几乎占去全园三分之一的面积。
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前宫后院)
万春亭;千秋亭(园内形象最丰富的姊妹建筑)
清初——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西区以香山为主体,包括附近的山系及东麓的平地
中区以玉泉山、翁山和西湖为中心的河湖平原
东区即海淀镇以北、明代私家园林荟萃的大片多泉水的沼泽地。
清初三大离宫御苑之1——畅春园 (张然)
性质:
1、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西北郊建造的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也是明清以来第一座离宫御苑
2、畅春园是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
规划布局:       
畅春园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占地900亩(60公顷)。
设院门五座:大宫门、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西北门
景观布局:
建筑及景点的安排按纵深三路布置。
1、中路:宫廷区中轴线的延伸,前湖东面丁香堤,西面长堤芝兰堤,桃花堤。
2、东路:南端建筑澹宁居,北端清溪书屋,四面环水
3、西路:南端买卖街,仿江南市肆河街
景观特点:
1、理水:利用“清华园”原有资源丰富水面,创建水景园,水面以岛堤划分为前湖和后湖两个水域,外围环绕着萦回的河道。
2、建筑 :建筑密度小,建筑朴素,延爽楼是全园最高大的建筑。
3、植物: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同时不仅有北方植物,还有移自江南塞北的名种
成就:显示出高度的人工造园技艺和水平和浓郁的诗情画意,又表现出一派宛若自然的原始粗旷风貌原则.
清初三大离宫御苑之2——避暑山庄   
地貌特点:       
1、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
2、湖泊与平原纵横交错,地势由平缓趋向险要,此地貌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
3、周边有奇峰异石,为山庄提供了良好的借景条件;
4、山区的大小山泉沿山峪汇聚入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5、山岭屏障于西北,阻挡了冬天的寒风;加上山峰、树木、湖泊等的有利条件,使该地具备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
特点:       
开创了特殊的园林规划——园林化的风景名胜区
布局:
前宫后苑;三大景区
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
清初三大离宫御苑之3——圆明园
清初扩建:       
第一部分:新建一个宫廷区;
第二部分:就原赐园的北、东、西三面往外拓展,利用多泉的沼泽地改造为河渠串缀着许多小型水体的水网地带;
第三部分:把原赐园东面的东湖开拓为福海,沿福海周围开凿河道;
第四部分:沿北宫墙的一条狭长地带。
扩建后的圆明园,面积扩大到200余公顷。
清初布局:       
整个山形水系的布列,出于对建园基址的自然地形的顺应,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堪舆风水学说的影响。
私家园林(江南)
扬州:郑氏兄弟的四座园林:影园、休园、嘉树园、五亩之园。影园,由著名造园家计成主持设计和施工
苏州著名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无锡:寄畅园
上海豫园——黄石大假山(张南阳)
无锡私家园林——寄畅园
特点:
1、寄畅园是江南地区第一座保存完好的的明末清初的文人园林。
2、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3、园林的主体部分以狭长型水池“锦汇漪“为中心,水池北端为嘉树堂,是园内的重点建筑物,“知鱼槛“突出水面,形成东岸的构图中心,与对面西岸突出的“鹤步滩”对峙,把水池中心加以收束,划分为南北两个女部分。
4、借景之佳在于寄畅园因其选址之巧妙,能充分收摄周围环境的美好景色,使视野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到园外,是造园技法——远借的最佳实例。构成了远、中、近三个层次,园内园外融为一体,首迎接锡山,尾向惠山,似与锡山惠山一脉相连。假山做成犹如真山的余脉,是此园的独运之笔。
5、建筑布置比较疏朗,是一座以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
6、寄畅园体现了高水平的造园艺术成就。是宋以来文人园林风格的继承,并且在总体规划、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上更为精致成熟。
私家园林(北京)
清华园(明)
园主人李伟是明神宗的外祖父。
规划布局:清华园是一座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水面以岛、堤分隔为前湖、后湖两部分。
清初皇家园林的“先型”。
勺园(明)
园主人:米万钟。
勺园比清华园小,建筑也较为朴素疏朗,但造园艺术水平较高。园林的总体规划着重在因水成景,水是园林的主题。
特点:勺园与清华园的比较勺园雅致简远,清华园豪华钜丽,两者在园林艺术上均达到很高造诣,但前者具有更浓郁的文人意趣,较之后者又略胜一筹。
半亩园(清)
城内私园,李渔参与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理论坛

GMT+8, 2024-12-22 21:39 , Processed in 0.0965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