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4|回复: 0

了不起的洱海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0 15: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过,大理是一个严重依赖旅游业的城市。它天生为游客而存在。苍山洱海是必到之地,就像花朵儿招蜂引蝶,苍洱一日游这种产品经久不衰。因此,一旦洱海出了问题,你能想象它给此地带来的打击。在最严洱海治理令下,洱海边的坑坑洼洼是明摆着的非风景。



金梭岛一处反复停工复开工的建筑前,从只有框没玻璃的窗户望出去,洱海朦胧而辽阔 photo by 老易

洱海海景房曾将诗与远方的精神和最奢侈的卫浴品牌合为一体,过去几年借海起势,一举成为爆款旅游产品,推高了大理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

当不能再待在海景房360度的窗框里,摆出一副岁月静好的姿态思考人生,一些以炫耀为主要需求的游客离开了。

“大理现在怎么样了?洱海边还能住吗?”我经常被问到。

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海景房只是洱海的呈现方式之一。但为什么非得是海景房呢?(我对海景房真是没意见)另外1万种接近洱海的方式可能更好。


“你得试试皮划艇!在水面上,你会有一种城市不常见荒野之感。”一个皮划艇教练和发烧友这样对我说。


我真去了。带着来访的朋友,我们离水面的距离,拉近到只有一层橡胶底儿。这是一个多么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啊。


小片的菱角叶子铺满了水面,一层层绿向岸上蔓延开来;柳树再不是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柔弱身段,长出了榕树的姿态。白鹭和小鹧鹧从水面长草窝里飞出来,掠过我的小艇。


我真的体会到了荒野感。

10月傍晚的洱海荒野
https://www.zhihu.com/video/1194753277160566784

荒野指那些受人生活干预少的土地。美国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是最著名的荒野哲学代言人。他坚信,荒野是人类提炼出文明的原材料,能激发美国人骨子里“拓荒者的价值观”。

利奥波德曾花费40年奔波于美国大陆,建立“荒野学会”,提出保护自然资源的“土地伦理”。与此同时,他带着家人到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郊外的一个沙地农场,通过它做重返自然的实验。在这里,他写出了荒野哲学界最脍炙人口的著作《沙郡年记》。

如果以这个标准,洱海连荒野的边都搭不上,非但如此,说它被连皮带骨地被驯服了也不为过。

洱海就是大理生活本身。它跟生活在大理坝子上的人休戚相关,大理每一次经济上的崛起都有它的功劳。

已经过尽千帆,但它依然以自然动人。

这个小城孕育的生活还吸引了数量可观的高素质移民,它本可以成为西雅图那样的创意城市。但因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复杂的因素,加上目前洱海遭遇的困境,它非但没有焕发出勃勃生机,反而显得有点狼狈黯淡。我们眼见,一些移民已经准备再次继续向南。

在洱海边长大,洱海于我就像老祖母,感情上很亲,我对她的经历却知之甚少。但划艇的那天,洱海蓝藻正在爆发。一阵阵明显的腥臭气味袭来,印象中的洱海从未如此显示疲态,我感到悲伤。

也可以说,正是对洱海无节制的享用和漠视造成了它今天的困境(其实苍山也是)。

如果把利奥波德的荒野论用在洱海上,大概可以如此概括:洱海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你必须热爱、敬畏和赞赏它,高度重视它的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来重建和洱海之间的关系。

此刻的洱海,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尊重和审视。

就像利奥波德喜欢的探险家,德.瓦加在草原上的野牛肚皮下眺望地平线一样,如果你从未亲自体验过那种瞬间,天地万物再辽阔你也没感觉。洱海的可能性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的价值。

过去,经济和发展就是一切,但在今天,我们开始思考可持续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大理的好,建立于它可提供的生活本身和怎样生活这个选择,这在今天千篇一律的城市中难等可贵。从洱海看到好生活。从洱海可能看到更高的意义。

洱海此刻的尴尬却也正是它的机遇,因为它现在将有机会去引领一个绿水青山发展模式的新样本。它会吗?

现在下结论还太早。因为你我都看到,仅仅在旅游这件事上,旅游者和旅行者、大众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界限先是被经济因素绑架后被风行全球的ins风裹挟,只有一件事情没变,后者一直都是少数派。但少数派也很厉害,只要想明白捱得住,他们往往是最成功的商业模式的开创者。

作为少数派,这篇文章写着写着就变成了那种类似“关于洱海的一切”,我尽量去控制了,没控制住。这就有点像业余洱海研究所开张了,到处都是新奇,忍不住全往外面抖搂。

只期待它能为你提供一些有趣的洱海视角,并开启更多关于洱海的讨论。

01。老天赏饭吃





苍山洱海在卫星地图上的形状

神话故事和地理学家在洱海的成因上达成了高度一致,一次伟大的海转陆造就洱海。

在《白国因由》记载的上古传说中,观音智取盘踞于大理的罗刹,移山倒海退去洪水,洱海和苍山始造。

中国向以大湖为海,洱海起风时,更有浩瀚汪洋之势。因此洱海这个名字比它其他的名字深入人心。

地质学家则说,6500多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俯冲向欧亚大陆板块,巨大的碰撞和压力抬升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一系列南北走向,以高山深谷为地貌特征的横断山系。

300万年前,造山运动在横断山脉最南侧引发了一场大地震,金沙江-元江大断裂带再次断裂,撕出一道由北向西的口子。

西侧,地壳急剧抬升,苍山升起。
东侧,地壳陷落,断陷成洱海。
从此,苍山洱海协同出镜。



苍山 photo by 亚东印画辑(1930年代)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洱海 photo by 亚东印画辑(1930年代)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过度地带,作为三江并流区域的门户,诺亚方舟在这里并非传说。

这里是地球上的特征性最强的地域之一,以不到中国国土面积的0.6%,保留了中国4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5%以上的动物种数。它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杜鹃、雉类和灵长类)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也是全球生态景观类型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绕峡谷一圈,相当于环球半圈,因为这里汇缩了相当于从中国最南端海南省横穿到最北端的黑龙江省的所有景观。

在整个横断山脉中,洱海是最大的淡水湖泊。苍山挡住了来自青藏高原的冷空气,洱海调节坝子里的小气候。洱海湖区年平均气温15.1℃,最热月平均21℃,最冷月平均8.8℃,四季如春。

这可能是造山之神专门给人类留下的好地方。

洱海文明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4000年。建国前苍洱古迹考察团发掘苍山马龙峰遗址,断定其“尚在石器时代或相去不远”。建国后,宾川白羊村遗址和永平新光遗址的出土器物种类与马龙峰遗址被归属于同一文化类型。经过碳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约4000年,明确了大理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上限。

《新唐书.南蛮下》则记载:从南诏开始,洱海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超过滇东,接近四川盆地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也为南诏和大理国的扩张准备了经济条件。大理因此成为云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有资本成为现代滇西重镇。

从空中俯瞰,洱海形如人耳,南北狭长,东西窄短。

地理课本通常这样描述洱海:

它南北长42.58公里,东西跨度3.8-8.4公里,平均宽6.3公里,面积252.91平方公里,容积28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8米,最大水深21.5米,最高运行水位为1966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南联大时期的学者罗常培则提供了更散文性的描述:

“它北起邓川东南,南至凤仪西北,腹广约二十里,两端渐狭,长约百里。首尾拢抱着点苍山云弄斜阳两个峰的山麓,中虚其腹,西纳十八溪水,东纳东山老大箐水,东南纳凤仪波罗江水,东南流经下关,折西出黑龙桥,更西行出天生桥,回绕到点苍山背后,五十里至合江铺西北,纳漾濞江,南会澜沧江。海里有金梭,玉几,赤文三岛;有青莎鼻,大贯淜,鸳鸯,马帘四洲;又有九曲,皆可田可庐。”

苍山所及,洱海所长,苍山和洱海定义了大理的形状。

苍山如屏,在最西边围住大理,洱海则如同中轴线般将大理一分为二,海西是以农耕为主的田垄和城池,海东则是以打渔为主的小村。



Anna Kahn 洱海西 2012 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安哥 洱海东岸 2012 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了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山海城田”则成为大理的生活格局。

苍洱之间,是尺度适中的绿水青山,是城市和乡野之间的过渡,是自然,也是景观。

02。洱海之水



洱海流域属于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域内117条河流汇入东南方的洱海,它们是洱海的血脉。洱海尾部的西洱河为洱海唯一的天然出水口,洱海自此汇入澜沧江。



洱海北部的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是洱海主要的水源河,占洱海总流入水量的70%左右。3条水源河均发源于洱源县,弥苴河发源于牛街东北长木箐北山西坡、罗时江发源于西湖、永安江发源于东湖。



弥苴河发源于牛街东北长木箐北山西坡,自北向南,于江尾注入洱海。它是洱海最主要的水源河,占补给水源的50%以上 。photo by 费子智(1936-1938)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洱海西部的苍山十八溪占洱海年入流水量的30%左右,其平均年地表径流量为2.763亿立方米。洱海东部有石头菁、老太菁、石碑菁、凤尾菁,南部纳波罗江、灯笼河。

靠水吃水,洱海养活了洱海流域的人民。

洱海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行政划分上含一市一县(大理市、洱源县)共16个乡镇(区),167个行政村。

2014年,整个流域内总人口84.5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9.1%,约50万。包括白族、汉族、彝族、回族、傈僳族、藏族等23个少数民族生活在那里,占到中国少数民族的41%。

然而,洱海的补给水量极度依赖降雨。其年平均径流量8.16亿立方米(最高年17.98亿立方米,最低年只有1.58亿立方米)。

曹峰1999年在《大理科技》发表的《浅论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到一组有价值的数据观察:“1470年到1870年400年间,大理州大面积旱灾10年一遇,近百年为7年一遇,近20年增加到3年一遇,甚至3年两头旱,不旱则涝,局部地区不断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根据洱海周边的居民回忆,解放前后,洱海水位较高,地势较低的村镇农田只能种一季。七八月洱海水上涨,能一直漫到中和邑村。

同时,“大理州原有11个湖泊,现已消亡了4个。洱海湖面积比50年代缩小了约10平方公里,水资源减少了5亿立方米。90年代末,大理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460立方米。

按照联合国“国际人口计划研究”,洱海流域属于缺水地区,水资源紧张。在没有湖泊调节的东北部干旱坝区,旱情如火。宾川、祥云和巍山,一直是云南省最缺水、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洱海的使用|2000年以前
发电用水7亿多立方米
引洱入宾0.5亿立方米(2000年引1.65亿立方米)
环湖农田灌溉用水1.3亿立方米
工业用水0.38亿立方米
生活用水0.08亿立方米
环湖农村人畜用水未计入

2000年以后
引洱入宾0.7亿立方米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认为,洱海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已经达到90%以上。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局长李文标则表示:“今年新修订的《洱海管理条例》12月起实施后,将主要保证生活和生态用水,具体方案正在制定。

近年来,洱海的水质基本保持在II类和III类,这类水质属于国家规定的生活饮水标准的范围内。II类表示“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III类则“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图片可滑动放大观看

03。洱海宇宙



1996年,洱海被一种小小的藻类撂倒。当年洱海蓝藻首次全湖爆发,时任云南省环科研究院高原湖泊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董云仙取样后发现,一种名为螺旋鱼腥藻的水华大量繁殖,优势度已经占到80%。

螺旋鱼腥藻在洱海藻种中不占优势,几乎从未被记载过。为鉴定它,洱海管理局先将藻样送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室的魏印心处做鉴定,后又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的金相灿飞到大理实地鉴定。结合专家意见和后续研究,董云仙将洱海蓝藻爆发归因于“生态系统突变”。
此后的洱海就一直被这种顽疾折磨,2003年它再次爆发全湖性蓝藻。
将洱海比作一具健康的人体,前大理州环境研究所总工程师杜宝汉认为,洱海的病叫做“生态系统退化”。
杜宝汉是大理人,亲历洱海保护三十余年,自1984年开始在大理环境监测和环境科研的第一线工作,1985年就开始进行大理州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研究。
他认为,通过自己的生态系统,洱海过去对感冒发烧这种小症状能自行消化、恢复,但现在不行了。它的病症还表现在:“生物多样性丧失,土著鱼类被外来鱼类替代,水生植物种群变化,种类减少,生物量减少。”杜宝汉说。

压倒洱海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什么?学界普遍认可的原因主要如下:
1、西洱河水电站 | 1972年始建,1985年建成。利用洱海作为发电调节水库,总库容31.6亿立方米。分四级开发,4个电站均为引水式电站,引水隧洞总长15.58千米。目前还在使用。
杜宝汉回忆,“八十年代云南各地的大小水电站都没有建成,洱海是云南的主要电源,包括解决昆明的用电。西洱河本是活水,背靠自然流动的天然湖泊。电站建成后,关闸蓄水,洱海从原来的流动状态变成了长时间静止状态,变成了人工控制的水库。植物在高水位的时候不能够接受光合作用,在低水位的时候又猛烈的生长,再加上湖泊的含营养物质增加。水生植被发生演替,原来以海菜花、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穿叶眼子菜等流水优势种为主演替为以微齿眼子菜、金鱼藻、狐尾藻等静水优势种为主的水生植被。”
2、引进太湖银鱼 | 1980年代初开始引种太湖银鱼,1991 引种成功,形成规模,产量在每年200-700吨之间,至1996年累计总产银鱼3133吨,获益数千万元。
杜宝汉和众多湖泊专家都认为,太湖银鱼直接导致了大理弓鱼(大理裂腹鱼)的灭绝,它也是导致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银鱼的食性是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吃藻类,导致浮游动物减少。”杜宝汉解释。
事实上,早期提高洱海水产品产量的努力一直没停过。就像中国其它湖泊一样,洱海也引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这些新鱼种带入小杂鱼类(如虎鱼、塘皮鱼)。它们占领产卵场所,吞食鱼卵,排斥本地鱼类。
1996年,洱海的相关渔业机械可能发展到了它的最高峰,据《大理州文史资料》记载:“洱海的机动渔船发展到了2800多艘,非机动渔船2500多艘。”



早期洱海管理局颁发的捕捞许可在二手店成为一个挺有趣的收藏品 photo by ZQ

外来鱼种肆意占领洱海的同时,人类的连年酷渔滥捕、西洱河电站过量放水发电更是雪上加霜,洱海低水位运行导致弓鱼产卵场所干涸。
当弓鱼、云南裂腹鱼、灰裂腹鱼这些洄游鱼从澜沧江下来,洄游到洱海入口弥苴河上游准备产卵,却发现弥苴河也建了水坝;它们只好改道苍山十八溪,谁知十八溪建坝冲水,有些溪水已经干了。洄游路线一切断,弓鱼没有产卵条件,只能随之灭亡。
鱼类处于湖泊生态金字塔系统的塔尖。弓鱼则是洱海富饶的传说本身。那条闪闪发光,跃起如弓的鱼儿也曾是不少大理小孩儿睡前故事中的主角。谁都没想到,今天你可能见到的“洱海的最后一条弓鱼”,会是洱海科普教育中心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



洱海科普教育中心的弓鱼标本 photo by ZQ

我们复原了1980年代之前洱海湖泊生态系统——这只是洱海宇宙的一部分。大理州编制的《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显示,洱海中的17种土著鱼类都濒临灭绝,常见的只剩下鲫鱼、泥鳅、黄鳝和侧纹云南鳅4种。



图片可滑动放大观看 制图 nizi

3、引洱入宾 | 1987年,为解决宾川坝子的干旱缺水问题,高原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洱入宾”开始实施,澜沧江流域的洱海水被引到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宾川。
该工程穿山凿洞、历时七年,使得人水口处的海东镇水资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李菲菲在《水神信仰下的干旱认知研究——基于大理海东的个案分析》中写道,引水隧洞正上方的南村、水井村、上登村等水源枯竭、水井干涸,距隧洞出口西北方向平均4150米的老太水也随之干涸。
在引洱入宾之前,人们就畅想过把洱海水引到干旱地区,变出几个鱼米之乡。他们也做了。大跃进时期引洱入巍工程(1958-1961)干得轰轰烈烈,工程包括巍山、宾川和邓川三个隧道。可惜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不太慎重,最后只能被迫停工。
考虑到洱海水资源已经利用到90%,以及它面临的污染问题,从2000年起,一个名为“引漾入洱”的调水工程曾进行了十几年的规划和讨论。它计划将漾濞江水源调往洱海,以增加2.71亿立方米水源。这部分水源将先进入洱海,经洱海统一调节后,先满足大理地区生活和发电需求,再将富余水源通过引洱入宾隧洞和规划新建的引洱入巍隧洞,解决两地用水问题。与此同时,水利专家也希望这些水源能帮助洱海更新水体。但经过论证,这个调水工程不予实行。
4、福寿螺入侵 | 福寿螺目前是国际最关注的危害性生物,它在亚洲水稻区危害尤盛,在东南亚国家可造成水稻产量损失10% ~90%。
洱海出现福寿螺的时间大致在2008年,当时仅仅在洱源西湖和茈碧湖一带。2010年,这种来自巴西的福寿螺泛滥成灾,成为对洱海影响最大的恶性入侵物种。洱海管理局认为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从洱海上游传播、市场购买或是放生。”
2018年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和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邓晓玲等对洱海流域湖滨带福寿螺的联合调查证明福寿螺已经蔓延全洱海。该调查也发现,水位低时福寿螺比水位高时多,即冬天福寿螺比夏天更多。在2017年夏季,洱海福寿螺分布密度超过了西湖和茈碧湖。

5、人口超过湖泊承载力 | 如果把洱海看做一个盆底子。

洱海是个断陷湖,如果把洱海流域看成一个盆,那么洱海就是盆底子。由于洱海流域面积是洱海水面积的十倍,可能有这个比例的只有斗笠杯啦,不知有没有这么古怪的盆。假设这是理解洱海湖泊承载力的第一步。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院长肖文先举了个例子。
肖文也是东喜马拉雅研究院的创始人,致力于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该学院一直在进行多个洱海研究项目,包括2015-2017年组建云南省高校洱海流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实验室。肖文硕士时曾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修水生生物。但他强调自己不算是湖泊专家,他只是一个住在洱海边上,关心洱海的专业人士。
“这个盆会怎么被使用?”
为了生产生活,人会把物资输入进盆。以土特产和垃圾的形式,人还会运一点儿出去。对氮(N)磷(P)等主要污染物来说,西洱河会是主要的输出途径。如果输入大于输出,其他的会以各种形式在流域内积累。当然,动物也会带入带出一点,比如野生动物和候鸟。特别是氮等元素还可以自己飞一些。
“假设洱海盆底下这点水脏了,你就得问盆边上发生了什么。但目前的研究还没有从整体上去回答这个问题。”肖文说。
也就是说,由于流域整体的数据和模型都不太理想,很难客观地去谈论洱海的湖泊承载力。

与此同时,大理的城市和人口在不断长大。1985年到2016年,大理市城市建成区面积从7.46平方公里扩大到57平方公里,扩大了7.6倍。从图像可见,过去城市的主体集中在新城下关,下关紧靠着洱海的出水口西洱河,产生的污染问题还好控制。但现在人口蔓延到了流域的四处。

1930年代的下关城和洱海



下关是云南重要的口岸城市,是一座背靠苍山,东临洱海的美丽水城photo by 亚东印画辑(1930年代)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2019年的下关和洱海



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人对环境的影响如此之大。
怎么去把人的因素考虑在前?肖文建议:“根据人的逻辑来估算流域资源的输入,再结合流域输出能力来判断承载力。”他解释说,旅游者和居民对洱海的消耗肯定不一样,你按个人算比按整个区域算更实用。
04。洱海与人


当水生态脆弱、无法自净时,水质会直接受到入湖污染源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2015年CCTV《焦点访谈》披露的洱海污染源,几乎全是外部污染源。它们:

40%来自禽畜粪便
35%来自生活垃圾
20%来自农业
5%是其他污染

从污染源头上看,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为三大污染源,占到70%。

理化和生物指标是用来检测湖泊健康的。1996年洱海首次爆发蓝藻时,当时承当化验的杜宝汉发现,洱海总磷(TP)、总氮(TN)(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磷是微生物和藻类生长的重要元素,氮为次要元素)含量很低,属II类水质,贫中营养级。按照传统的湖泊富营养理论,不致于爆发蓝藻。但洱海却蓝藻爆发,说明生态系统发生突变。

理化指标即今天的综合水类别指标,生物指标指包括藻类优势种的数量变动情况。并且,传统湖泊评价都是用最差最极端的条件来衡量其总体水质,即只要其中一个月是Ⅲ类水质,那它就是Ⅲ类水质。因此,“近年洱海一年四季的水质状况也反应出生态系统的年季变化。”杜宝汉说。

洱海管理局将洱海治理划分为三个阶段,水污染治理在第一次全湖蓝藻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第一阶段是水污染防治(1973-2002)、第二阶段是保护治理(2003-2008)、第三阶段是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至今)。目前的三线生态搬迁其实也是水污染防治阶段“三退三还”(退房、退田、退鱼塘,还湖、还林、还湿地)政策的延伸。2019年11月15日修订颁布的《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点击阅读全文观看)明确了三线的界定和保护细则。



洱海环湖截污工程目前在建和建成的还包括6座下沉式污水处理厂,环湖234公里排污管道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陈小华博士以1988-2013年的洱海流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湖内水质历史监测数据,以对社会经济指标和富营养化指标进行拐点分析。他的结论是,25年来富营养化指标的拐点均出现过1次恶化拐点(总磷1996年、高锰酸钾1999年、总氮、叶绿素a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2002-2003年),流域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则出现2-3次拐点(1994-1999年、2006-2010年)。后者比前者出现的时间早2-3年,反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污染问题直接推动洱海富营养化的过程。


洱海大部分富营养化指标均在2002-2003年出现统计学上的拐点,这也是其水质出现急剧恶化和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的转折点,标志着湖体完成了由贫中营养向中富营养化的突变式稳态转换。

但陈小华亦提到,社会经济学指标第二次拐点期间,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并未进一步恶化,他认为这与“流域污染消减强度加大和湖泊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关”。

大理州编制的《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中,流域截污工程费用约占到工程预算的63%,明显是为了从外源减少介入物质,从而减少水体负荷。



但是,湖泊治理是个持久战,根本没有药到病除的方子。




日剧《绯红》里的琵琶湖

湖泊治理界的扛把子,日本第一大淡水湖琵琶湖,从1986年的《湖沼规划》开始治理了30多年,花费180亿美金,才初见成效。杜宝汉曾受邀考察琵琶湖,并在那参加了湖泊大会。他说:“琵琶湖没有引进过外来物种,治理后,它的污水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恢复,赤潮和全湖蓝藻被遏制住了。”但直到今天,局部蓝藻爆发依然难以避免。

长期以来,环境治理上的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实际上是两个学科。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像西医,而生态学更像中医。应急处理时用抗生素收效很快,但它也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滥用抗生素”敲得像警钟长鸣,否则病人和医生都可能会忘了这一点。

正确认识蓝藻,谈蓝藻色变或者避而谈蓝藻根本没必要。肖文则提醒,洱海的水质在中国近城湖泊中并非最糟糕,甚至已经是较好的,这就更需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才能恢复湖泊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公共关系层面,《洱海流域水污染治理现状研究》的作者杨灵枢调研后认为,洱海治理存在明显的公共治理政策问题。比如“专项运动(如六大工程)声势浩大,但缺乏后续评价机制;政府包办过多和公众参与效果不明显”等问题。WCS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中国西部负责人梁旭昶则提醒,自然保护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众参与,单纯自上而下的“行动”很容易陷入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的泥沼。对于像洱海保护这样的长期工程,你必须激发各个层面的人们去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05。人与洱海


在洱海兴起海景房之前,大理人总是按坝子、山脚和海边选择他们的生活场所。这也是他们心中生活舒适度的排序。因此,洱海边居住的人最少,海景房和房地产却以商业之力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习惯。

1988年的沙村小伙赵杰成,打小泡在洱海里长大。挖螺蛳、捡贝壳、钓鱼、游泳。一只小锅挂在身上,带上土豆、腊肉和火柴,不着家也绝不会饿到自己。洱海是他和小伙伴们的乐园。

初中毕业,他辍学一年,帮着家里打渔,海上白茫茫一片,跟他心底升腾上来的茫然一样:有点灰暗。

在昆明理工大学念完建筑工程技术,他在昆明找了个别人看上去挺有前途的工作。但每次回家,非得跑到海边大叫大嚷几声,他才感觉自己又是自己了。“不自由毋宁死”,他辞职回到家乡。

先上了自家的渔船,怕船太窄拴不住梦,他下了船。到了大城市,他却无比清晰地听见了身体里渔民的血液流动的声音。原来,船大船小不再重要,他要的是那片海。在海边他才能没事找事,晒个太阳,从容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67岁的鱼鹰人杨亮珠是上一代,对他来说,生活并没有那么多选择,打渔对他是营生而非职业。

老实打了一辈子的渔,直到累出了肺气肿,走快了直喘。他偶尔去龙湖看看他的鹰,看着小鱼鹰背上暗蓝紫色的毛衣,他喘得没有刚才那么厉害了。看见这些亲如家人的鱼鹰,他的眼神都温柔了。

沙村是洱海附近最大的渔村,村子里统计在册的6000多人,60家打渔,二三十家用渔鹰。下网子的晚上就得下好,使渔鹰的白天出门,鱼鹰的眼睛晚上看不见,得休息。



沙村村民合影 photo by 欧燕生  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老杨养了20只鱼鹰,养家了的鱼鹰像宠物一样听话,只吃主人喂的食。

鱼鹰很有性格,年纪大的鱼鹰犯懒,经常消极怠工,但胜在抓鱼经验,一抓一个准儿。小鱼鹰得慢慢培训,养出抓鱼凶劲儿和眼力见。老少鱼鹰胜在配合,但一家子里,最敏锐,捕鱼技术最娴熟的鱼鹰,不会超过那么五六只。“都漂亮听话着呢。”老杨整一个讲自家小孩儿的老父亲。

洱海治理后,这个村大都闲下来,但渔民训练鱼鹰捕鱼是老手艺,早就评了非遗,为此留下6户人的近80只鹰,大家一起养在喜洲龙湖。

渔民大都有固定的打渔路线,观察鱼的生活习性是第一步。春天鱼摆子,最喜欢找靠岸一两米的地方,那就得少惊动他们一点。冬天的鱼比夏天少,但味道最为鲜美。

老杨说,洱海的鱼精得和人一样,水草不好的地方连一个鱼都没有。

过去沙村周围沙滩不少,有一段儿,大批的挖沙船挖沙卖钱。一般沙滩上就可以捡到贝壳螺蛳,有时候比较靠近人家的水边,也有鱼。他打渔时至少认得十多种海草,长得像面条的,叶子很宽的。除了漂亮的海菜花,还有三四种海草也能吃。除了白色,洱海还有一种黄色花瓣的海菜花,但很少能碰得到。



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拍摄了海菜花。洱海过去有白、黄两种花瓣的海菜花,但现在黄色的已经没有了。(此片情景并非洱海,只是它开花太美了)

20岁之前,老杨经常看见弓鱼,30岁以后,弓鱼渐渐绝迹。对现在这一代渔民,弓鱼已经成为老一辈的谈资。


“现在鱼虾贝壳比鱼都贵。”老杨叹息。

老杨父亲那一代,老辈人每年都在上关村放疏泥笼,号称万笼齐发,以清掉一部分洱海底下的淤泥。一些被笼子带到岸边的淤泥,被周边村民挖到田里当肥料。这个老传统不知起于何时,是洱海照顾我,我也得照顾它的意思。电影《五朵金花》中,就提到一位积肥金花,这来源于白族的实地生活场景。



上关村,是洱海最北岸的村落,也是民间放疏泥笼的起点。photo by 亚东印画辑(1930年代)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在洱海边生活,意味着你要和它朝夕相处,熟悉它每一个海湾的形状,照顾它的身体,学习它通过信使们发出的信号。

比如,鸟类亲近草型而不是藻型湖泊,作为湿地生态系统顶端的种群,它们总是选择食物多元水草丰茂的栖息地。根据《云南湿地》的研究,洱海水域及其周围湿地的鸟类有9目10科55种。离岸200 米内的常见种类有白骨顶、小鹧鹧、黑水鸡、赤麻鸭和红嘴鸥等。

通过监测水鸟的种类和多寡可以有效地进行湿地和湖滨带的生态健康预警,然而,水鸟是否能指示水质却仍然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方向。东喜马拉雅研究院的鸟类专家张淑霞解释:“水鸟对饵料生物的丰富度有依赖,对水质的指示作用不明显。以红嘴鸥为例,它们的多寡已经与人类的投喂紧密相连,与人类行为有关,但与湖泊生态无关。”

与洱海共同生长,意味你需要去探讨,去学习如何平衡生态和生活两种力量。



魏壁 洱海 2012 魏壁认为洱海的美是一种人跟环境的关系,概括说来就是“天人合一”。Courtesy of 大理摄影博物馆

致谢
本文得到了众多关心和热爱洱海的朋友大力支持。纽约的Charlotte Fu绘制了大理弓鱼的海报,她的网站是:http://www.charlotte-fu.com;北京的刘佳妮(nizi)绘制了全部图表;大理摄影博物馆慷慨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老照片;《华夏人文地理》的首席内容官买天让是最早将《沙郡年记》和《夏日走过山间》推荐给我的朋友,他也是一位荒野哲学的倡导者。ps.这两本书是好书。

参考文献
《横断山区地貌区划》《横断山脉范围探讨》李炳元
《大理,寻找大理想国》 高晓涛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杨宇明等
《洱海水生和湿生维管植物调查》李恒
《洱海湖滨带植被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厉恩华等
《洱海冬季水鸟群落结构与水位变化的潜在关系》张淑霞、王荣兴等
《洱海湖滨带冬季水鸟的水质指示作用》张淑霞、吴慧琳等
《洱海周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引漾入洱工程》顾世祥、高嵩等
《洱海流域1992—2011年用水结构演变规律及驱动分析》李红燕、徐映才等
《洱海土著鱼类调查研究》严辉、周正文等
《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及解危对策》杜宝汉
《洱海的鱼类》褚新洛、周伟
《洱海流域湖泊湖滨带福寿螺时空分布》邓晓玲、刘德清等
《洱海流域水污染现状治理研究》杨灵枢
《洱海富营养化时间演变特征(1998-2013年)及社会经济驱动分析 陈小华
《水环境约束下洱海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李璇
《水生态敏感区乡村性格届与演变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王慧咏
《水神信仰下的干旱认知研究》李菲菲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洱海流域空间发展特征》史雅娟
《浅论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曹峰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15年5月
《大理州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刘明等
《情系苍洱》杜宝汉
《云南洱海科学论文集》沈仁湘
《云南鱼类志》褚新洛等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站联盟:http://wetland.ihb.cas.cn

The End

互动
你看过怎样的洱海宇宙?欢迎以照片或留言的方式分享。
想加入五行缺水的读者群或参与研究,可直接添加微信号wuxingqueshui_001

http://weixin.qq.com/r/K0h2blrE2gelrR4N9x05 (二维码自动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理论坛

GMT+8, 2024-12-22 20:57 , Processed in 0.0958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