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8|回复: 0

《记喜洲喜林苑》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1-16 14: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对美国夫妻卖掉美国房产,辞职带着1家4口来大理住进1800㎡老宅:中国生活14年,我得到很多。
美国人林登,刚到大理喜洲的那年,他和太太带着两个孩子住在镇里50元的招待所里。上午他要教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读书,下午再带着俩孩子去和政府开会。
这是他卖掉美国的房子,辞职带全家来中国后的第二年。
那时他心里唯一的愿望就是找一栋中国的传统建筑,在那里生活下来,喜洲是他们寻找了2年后最终的落脚点。
离开美国在中国生活了14年后,现在他的生活怎么样了?
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2008年这座1800㎡的院子修缮完成。
你走到喜洲城北村那一大片田野尽头,不花太多功夫就能看到这座在当地面积最大的宅院。
把这样一座老房子交到一个外国人手中,在那时几乎是不能想象的。
院子原先是当地显赫人家的宅邸,1948年落成至今六十多年。当地人尚且为保护老宅发愁,何况一个初来乍到的老外。
然而你现在去看,这座老宅几乎和旧时一样。






雕梁画栋,照壁粉墙,门楼木雕、屋檐斗拱……宅子的南北两院保留着“三坊一照壁”的建筑形式,这是白族建筑独有的。
最难得的是,院子里完整地保留了白族的三滴水门楼,哪怕现在去看,门楼的精细程度也丝毫不输艺术品。
据说老宅之所以可以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和这个精致的三滴水门楼有很大的关系。




林登在老宅里开了一家民宿,只不过民宿的客房没有电视、没有投影,没有浴缸、也没落地玻璃窗。
然而这样一家看起来和现代人生活格格不入的民宿,却在国外最大的旅行网站猫途鹰上是中国排名前五的酒店。
现在这座用老宅修缮的民宿成了很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站,纽约时报、CNN这些外媒也喜欢报道这里。
生活在这里14年,林登早就成了当地人口中的“洋村长”,以后他想把根扎在这里,“如果没有来到中国,我在美国一定找不到方向。”
2004年林登卖掉美国的房子后,带着妻子还有两个儿子飞往中国,而那个时候两个孩子才只有5岁和8岁。唯一从美国带过来的只有两孩子的教科书,一共25公斤。
事实上找到喜洲之前,林登已经在中国探寻了2年,在景德镇的老房子里住过一段时间,也花心思调研过福建的土楼。
“我告诉太太,我们有两年时间,试试能不能找到一个传统建筑,让所有人了解这个建筑本身的设计感,并且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人。”
等到了喜洲后,林登觉得就是这里了。
起初当地政府没有答应他的想法,老宅的保护本就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林登虽多次表达过保护传统建筑的想法,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交到老外的手里还是太冒险了。
这个过程僵持了很久,林登索性带着一家人在当地招待所住下,50元一晚,一边不忘教孩子功课,一边不停参加政府会议表达自己想法。
那时村里都知道,招待所了住了个老外,说来也奇怪,他还打算住在这里不走了。
时间长了,看到林登对当地文化的激情,起初只是好奇、敬佩,后来就真的打算让他试试。


2006年林登如愿租到了一座老宅,杨品相宅。
这座占地1800㎡的“庞然大物”此前是当地商人杨品相老先生的宅邸,修缮改造完后林登给它取名喜林苑,喜洲的喜,林登的林。
杨品相宅的第一个门楼是石库门,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十分流行。
杨品相先生曾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这受了江浙民居风格影响的西方石库门好不喜欢,便默默记下,终有一天把它作为自己的家门。
你仔细看,门拱处的白色小瓷片当时是在上海生产绘画完成,专门运到喜洲来给杨先生建宅子用的
从石库门进来,很快你就会被一个飞檐斗拱的门楼吸引。
这个工艺精细,壁画清晰可见的门楼,就是白族的三滴水门楼。
而之所以叫三滴水,是因为在下雨的时候,雨滴逐次落至第一、第二飞檐,最后落至地面,而因此得名。
在民间,水即是财,所以这个门楼有财源滚滚之意。
跨过门楼,沿着巷子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宅子的第一进院。
虽然这里现在被当做民宿,但是院子里几乎和旧时没有太大差别,一眼望下去,还是白族老宅古朴的味道。


白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三坊一照壁”的设计,其实宅子的南北两院都还保留着这样的设计。
照壁的存在非常巧妙,通常照壁设在东边,不仅可以让光线最大程度地进入室内,也能将暖风、热气通过照壁反射回房间,也有人说能让西边苍山的灵气返回房间。
这些在林登眼里都是当地文化智慧的象征,用林登的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是智慧在民间,真的非常正确。”
喜洲商人素有将家训提写在照壁上的传统,品相先生似乎天生就喜欢跟别人有点不一样。
他将杨家的家训“清白传家”刻在了照壁对面的雕栏里,凹凸的刻痕构成“清白传家”这四个字的轮廓阴影。






更有意思的是,不仅是家训,老宅的原主人杨品相先生还把穷尽一生的一些人生参悟写在了房子栏杆的彩绘雕花上。
它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锦囊”,孩子们在生活不如意时拆开一个,就可以获得解答。
不过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字句,还有彩色的雕花,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褪色。
据说,那个时候用的是猪血、母乳、金粉调配的“颜料”,这才让这些快70年的木雕绘画,哪怕是今天看到仍然鲜艳,且让人感悟。




除了彩绘雕花外,院子屋顶的天花板用的是哪怕放到现在也没有过时的蓝色。
再加上粉饰成金色的木雕点缀,院子的屋顶显得大气,又有种精致考究的观感。
整个1800㎡的大宅子,只有16间客房,而其中40%的空间都用来做公共空间,这其中有活动的庭院,有图书馆,有酒吧,有茶室,有活动室。
而至于民宿的房间,林登尽量做到简单而舒适。
民宿的房间里,没有电视投影,也没有其他酒店里象征着豪华的超大浴缸,只是尽量还原原先这里的生活状态。
“那些千里迢迢来这里的人,他们并不是来这里品味浴缸文化,也不是品味一间50㎡酒店房间文化。”
这是一家民宿,但它先是体验中国文化的“博物馆”,然后才是一处住宿休息的地方。
事实上,在大理生活的这些年林登也经常看到让他失望的事情。
特别是在洱海边,有钱人盖起玻璃房、盖起地中海风格的白房子,但不管盖得多美它们都不属于这里。
反而在美国人林登心里,来到中国,找到一处传统建筑住下来生活,然后用它自身的文化去影响更多的人,有的时候精神家园的破坏,就是从不珍惜身边的文化开始的。
林登说:“我不想找一块漂亮的地方盖漂亮的房子,这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林登和中国的关系由来已久。
1984年林登第一次来到中国,用奖学金的方式在北京上学。
八十年代的某一天,林登用留在中国学习的时间,跳上了一列开往新疆的列车。
那段经历,让林登去过了中国大部分的地方。
经过西安,去过乌鲁木齐,还用了四天的时间搭卡车偷偷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喀什。
也让从小在美国长大的林登看到了完全不一样,却充满魅力的中国传统与文化。
这段经历是2004年,留学回国三十多年后,林登打算重新回到中国的部分原因。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林登发现,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被“冷落”了。
那些曾经充满生命力的文化与传统被搁置在一旁,更多的人去追求物质的梦。
可即使自己注意到了这一点,但身在美国的他却很难做点什么。
林登的家庭背景也并不富裕,父母在美国属于普通的蓝领阶层。
然而,没有机会选择工作的父亲给了他一句建议:“一定要跟着梦想,你的工作一定要开心、满意。”
父亲一生的感悟打消了林登的犹豫“在心里,我很想为中国做这件事!也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这样的讯息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于是走过80多个国家,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中国。
所以,喜林苑的初心并不仅仅只是做一家普通的民宿。
来喜洲14年,林登在这里一共租下了3座院子,而且都是以前的老房子。
这些房子本身都有自己的故事,林登想这里的每一座房子其实都像是一个老人,只需要稍稍地“梳洗打扮”,它们自己就会讲故事。
而这一座座院子也可以变成一个以当地文化为核心的社区。
喜林苑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是免费的,而这里也会不定期开展一些社区活动。有音乐会、演讲,还有为当地小朋友开展的英语角。
而对于那些,初来喜洲的外地人、远道而来的外国人,林登还会把喜洲的文化“打包”介绍给他们。赶早市,吃喜洲粑粑:参加“稻米节”:举办乡里的市集:带着他们了解喜洲老街历史:
事实上,喜林苑的第二个院子是个教育基地,林登和很多的教育机构都在这里合作,邀请美国的学生来这里交流。
每年,喜林苑会开办一个电影工作坊,建筑夏令营、还有自然学习。
“他们选择来中国,是认可中国的文化,而中国最强有力的软实力是中国人。我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即便他们离开了喜洲,离开了中国,这些孩子对中国的感情也会跟随他们一辈子。”
现在林登的整个家庭都生活在中国。虽然开民宿挣的钱可能没有大城市挣得多,但生活在这里收获却很多。
刚来中国才5岁和8岁的孩子也已经长大,不仅学会了中文,甚至还学会了一点白族语言。
要是问林登当初放弃美国的生活,卖掉房子来中国生活后悔吗?
林登答:“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现在比以前得到的更多。”



林登夫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理论坛

GMT+8, 2024-12-22 20:56 , Processed in 0.0741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