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2)古今有关行的说法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25 15: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2)古今有关行的说法
行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只有能行,才能够获得食物,也才能够逃脱强大敌人的捕食。直立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必要条件。直立行走总是左右两足先后行进,所以行字从彳从亍。彳,音chi4,左脚向前;亍,音chu4,右脚向前。以彳、亍两个为组分的字,都与行有关。
步,也是行的意思。步字的上下两个部分都是止,而且两个止的左右方向相反。止是一个象形字,是趾的本字,其的本义是足,也就是脚(足字下面的“止”是脚,上面的“口”象征性地表示人的身体)。这样,步字的上下是左右两只脚,会意行。
《说文解字》用步和行相互注解,步就是行,行就是步。如今我们还称步行。成语中的步也都表示行,如固步自封、寸步难行、望而却步、步其后尘、安步当车等等。
在传统上,两只脚各前进一次称一步。古人以步为长度单位,其大小历代说法略有不同,秦代“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如今大部分人公认的秦尺23.1厘米计,六尺为138.6厘米。这样的长度也应当是两足各跨一次的结果。半步称跬(音kui3)步。《小尔雅》: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而如今一般人所说的步,例如手机上所说每天运动步数的步,只是古人所说的跬步,运动中的步长则指跑步时两只脚印之间的前进距离。这是因为现代所说的步、步长实际上系翻译英语中的step 和step length,已经不再是古代传统的步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在上面关于行和步的叙述中,我尽可能不用“走”字。因为走字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与步有明显的差别。
走,从夭从止。下面的部分是止,走路当然用脚。上面的部分是夭,是弯曲的意思,楷书写成了土。走的本义是快行,走得快。五代末的文字学家徐锴说:“走则足屈,故从夭。”实际上,古人的走,就是如今的跑。
例如《山海经》中的“夸父与日逐走。”《韩非子》中的“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木兰诗》中的“双兔傍地走”。《三国演义》中徐庶的“走马荐诸葛”。这些走,都是跑。基本上所有含走字的成语中,走也都是跑的意思,例如:走马观花、走投无路、铤而走险、奔走相告、东奔西走、行尸走肉、不胫而走、飞禽走兽、飞檐走壁、飞沙走石、远走高飞、狡兔死走狗烹等等。
而现代的走,则就是步行了。硬要说得书呆子气一点,那就是人的两腿交互前进而两脚不同时离地的运动。走得慢是慢走,走得快的快走。
在古代,走往往表示被打败后逃跑。例如《孟子》中孟子与梁惠王谈论一个士兵“弃甲曳(音ye4,拖)兵而走”,而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承认“是亦走也”。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我们常常说某人“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走麦城”。这样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很少了。
与走相近的字是趋。趋就是快行。如《庄子·胠箧》:巨盗“负匮揭箧担囊而趋(背起柜子扛起箱子挑起口袋而跑了)”。又如《颜真卿与李太保帖》:“真卿一行,昨自江淮日趋百里”。
过去,人在尊长面前,例如小辈在长辈面前,步行要小步而快行,表示恭敬,称为趋。《论语》中说孔子在庭院站着,他的儿子鲤“趋而过庭”(快步从庭前走过)。《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特别优待萧何,允许他“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趋炎附势是说奔走于权贵红人而依附权势者;趋之若鹜,是说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
而现在人们所用的趋,往往只表示情势向某个方向快速发展,如趋势,趋向等。快行这个用法好像没有人这样用了。
另一个与走近似而步子更大速度更快的是奔。奔走相告中的奔就是走,也就是跑,两个字同义,不过就是重复强调罢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奔和走。
奔如今的意思也还是快速跑。不过在古代,奔作为迅速逃遁的用法更多。如,私奔,就是偷偷地跑了。《左传》所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是说郑庄公的弟弟“京城大叔”企图造反,失败,于是就逃到“共”这个地方去了。看看春秋战国的历史,这样的“奔”不计其数。现在的新词中,这种用法基本上没有了。
跑,是一个后起的字。它的本义是动物用足刨地,读音为pao2,例如,杭州有虎跑泉。
而如今广泛用于奔跑、跑步、逃跑之类的意思(音pao3),则是很后来的事情,以至于《康熙字典》都未曾收录这个义项。
行总得有一个目的地,从这里(近指)到那里(远指),称之、称適、称往。
我们从小学文言文,就有一篇《为学》,有这样的句子:“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南海,用今天的话,就是到南海去。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诗,标题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广陵就是到广陵去。《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项伯连夜坐车赶到沛公的军中)”。《诗经·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你翻来覆去地想,不如我自己去一下)。”
適,如今已经简化为适。《说文解字》:“適,之也”。也是往的意思。
中学语文有苏轼的《石钟山记》,其中说:“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我从齐安乘船往临汝)。《诗经·硕鼠》,其中有这样的诗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逝将去女,适彼乐国”;“逝将去女,适彼乐郊”。发誓要离开你这大老鼠,去往那乐土、乐国、乐郊。《庄子•逍遥游》中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往,《说文解字》的解释也是“往,之也”。例子数不胜数。
还是上面的《为学》,贫者对富者说“吾欲之南海”,富者问道:“子何恃而往?(你凭借什么去)”《列子·汤问》中说愚公移山,邻家的男孩“跳往助之(蹦跳着去帮助他)”。《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庄子去看他)”。《桃花源记》说南阳刘子骥听说有这个桃花源,“欣然规往(高兴地计划前去)”。
之、适和往,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去的意思。但是还是有所差别的。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说:“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用现代汉语的语法术语,对段玉裁的话可以这样解释:
往多用作不及物动词,所以它所强调的是其主语(“发动”者),也就是说,是谁往。如上面的“子何恃而往”,说得是“子”。
而适多作及物动词,它所强调的是其宾语(“所到”处),是往何处。如上面的“适彼乐土”,更注意的是“彼乐土”。
上面所说之、适、往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都已经不用了。现在都成了“去”或“到…去”。而去字古今的意思,变化很大。
《说文解字》:“去,人相违也”。违就是离开。所以,古人的去,就是表示离开所在地。
例如,《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是国都、京城,去国就是离开国都,而绝不是如今的“去国都”即到国都去。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就是孟子离开齐国,决不是孟子到齐国去。
《战国策•赵策》有“鲁仲连义不帝秦”一节,结果是“秦军引而去”,而鲁仲连“遂辞平原君而去。”两个去,都是离开。实际上都是省略了宾语,秦军引而去“赵”,辞平原君而去“平原君”。
由人离开某处,可以引申到物的相离,距离。还是如《为学》:“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纣的时代与武丁时代相距不很久)。
如今的去,可以作为及物动词,其义常与古代相反。如,去北京就是行的目的地是北京。而作为不及物动词的去,仍然可以是离开的意思。
在古代,往的反义是来。所以成语和其他固定词语中往与来相对。如古往今来;继往开来;礼尚往来;寒来暑往;小往大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如此等等。
而后来,由于去字用法的逐步改变,去与来相对了。我们也来看看由来和去形成的词语:翻来覆去,死去活来,冬去春来,颠来倒去,来龙去脉,直来直去,如此等等。
两类词语相比,来往的一组显然更为古老,也都出自经典著作。来去的一组就显得没有多少历史沉淀了。
这种古今字词用法的异同,了解一点也很有必要,仔细咂摸还是蛮有些味道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理论坛

GMT+8, 2024-12-25 09:24 , Processed in 0.0663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